吕伯晦快将槽牙咬碎,却无法驳这许多王侯之意,于是阴狠着面色给小皇帝递了眼神。

小皇帝战战兢兢,开口道:“多谢侯爷美意,朕定以马场强军。”

事情落定,觊觎之人有得逞笑意,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能瓜分更多。

“陛下,臣另有要是启奏。”襄国公鲁具短髯精目,扬声道:“庆州一带岭州叛军死灰复燃,战后高举大旗招兵买马、收拢人心,还请陛下尽快定夺。”

段怀容听着,浅色的眸子变得寒冷。

“陛下,岭州与江南一带皆有岭州叛军踪迹。”靠后的一位朝官接过话:“岭州叛军一度销声匿迹,可近日却大肆崛起,其背后一定有谋划之人。”

谋划之人,段怀容垂目轻笑,谋划之人就站在这座金殿里。

对于此等大事,小皇帝一向是没什么主见的,便望向吕伯晦求助。

吕伯晦并不甚急切,悠悠道:“庆州刚经大战,不可再兴战事,老夫以为应当防备为主,待合适时机再一举剿灭。”

此言一出,引得身后武将与谏官不满,他们都认为应当即刻镇压,免得纵虎成势力,不可收拾。

可吕伯晦十分坚决,不再改口。

“便依太傅所言吧。”小皇帝总是以吕伯晦为主。

段怀容有所思索。

看来吕伯晦并不想天下太平,怕不是也在故意纵容出些乱子,然后趁乱借势、谋取皇位。

这么看来,倒是又多了一条路。

......

北安侯是什么张狂性子,朝中无人不知,能代他上朝人,必然手段不小。加之段怀容在朝上沉稳,一身清贵,令人观之便觉不凡。

朝中自来不乏见风使舵的攀附之人。

散了朝,段怀容就被三五朝官一路簇拥着喋喋不休。

“段先生,在下前几日实在没抽开身,未能探望侯爷。不知侯爷何时方便,在下备了上佳补品去探望。”

“不知侯爷身体如何?”

段怀容目色疏离地走着,对那些嘘寒问暖不甚感兴趣。

那些人笑脸相迎,一个劲儿地往近前凑,却又不敢离得太近,总要隔上三尺距离。

直到宫门不得不分离,段怀容才站定看向那些人,清冷道:“各位好意,我会转达侯爷。只是太医嘱咐侯爷要静养,此时还不便为人探望。”

如此明显地拒绝之下,也便人人噤声。

他微微颔首权作礼节,而后上了侯府的马车。

近段日子,秦独要做的便是从朝官的视线里消失,给朝中要上演的大戏腾出足够的位置。所以一应应酬,便都可以推拒了。

下了朝,段怀容还要去太学。虽说依旧是助教的名头,但是邱垚已经将不少课业都交于他,早可以算作正式的先生了。

“彭傲云。”他隔着车窗喊了声。

窗外传来应答声:“段先生何事?”

段怀容有所盘算:“今日太学散学后,我在清晏楼设宴,你去户部郎中乔谨府上问问,他可有时间来小聚。”

北安侯要避避风头,但他可不能什么都不做,该铺的路要提前铺好。

“是。”彭傲云答过,扯动缰绳乘马远离。

之前,若说段怀容还只是个茶余饭后谈起的名字。那今日早朝之后,这个名字便彻底具象。

人们说话行事之前,不仅要考虑太师太傅或者那些王侯,还要想到这个段怀容会有何动向。将其当作权势腾挪的一部分,当作必须要关注的变数。

夏日日光长久,太学散学时还烈日炎炎。

段怀容特意早到了清晏楼一些,相与沈花蹊聊聊近段日子各地的情况。

天气暑热,他方才坐稳,小厮便上了一碗冰镇过的梅子汤,碗壁还挂着细密的水珠。

“知道段先生要来,一直都备着呢。”沈花蹊摇着丝扇,落座在窗边的椅子上,调侃道:“段先生若再不来清晏楼瞅瞅,我都要以为这间楼要归我了呢。”

近些日子事情繁杂,又多了太学的事务,段怀容确实许久没来清晏楼了。

他四下打量了,笑道:“沈姑娘都快将清晏楼经营出分店了,我来与不来又有何妨?”

现在清晏楼可是京城内首屈一指听琴宴饮的地方,与紫宴楼平分秋色,生意兴隆。谁也没有起过疑心,这样的地方本不是为了宴饮而生的。

“岭州义军情况可好?”打趣过,段怀容问起正事。

沈花蹊答道:“庆州一带的义军以百姓为基托,规模已经扩充了许多。岭州边界的义军情形照旧,与东西海两州拉扯着,江南的话没有太过张扬。”

段怀容听过,道:“今日早朝已经有人提及岭州义军了,但吕伯晦似乎不大愿意管,当年是谁主张围剿的?”

若是吕伯晦有这样的心思,那将岭州义军赶尽杀绝便不是他的手笔。

“听任将军说,当年是襄国公极力主张平叛,诸多谏官也施压。”沈花蹊回忆着:“当时朝中本欲派北安侯围剿,可还没来得及出兵,赵岑便倒戈内乱,率部招安。”

段怀容听得紧张,若是真由秦独出手,恐怕岭州义军要全军覆没。

恍然,他灵光一闪。

这是有人想保下岭州义军的势力!

若非朝中有人与赵岑暗中联系,说定能封王封侯的好处,赵岑不会冒险背叛。

这是有人赶着秦独出手之前走了这一步棋,令岭州义军内乱后招安,好免于全军覆没。

还有人想保全岭州义军势力。

段怀容的思绪飞速转动。

是吕伯晦?

他策反赵岑留下半数岭州义军,待日后为他所用?再观今日他对庆州义军的态度,这种可能性很大。

段怀容不敢完全确认,毕竟朝堂势力错综复杂,变数颇多。

正这时,门外彭傲云敲门道:“段先生,乔谨到了。”

段怀容暂且舒缓神思,准备探一探乔谨的底。

他又恢复了往日平和,端起梅子汤饮尽。酸甜可口、消暑生津,比市面上的口味惊艳。

“里面加了碾碎的梅子肉还有数种花瓣,是秘方。”沈花蹊看出人细细品味,先一步说明不外传。

段怀容品着余味,想起北安侯府里还有个在暑热里喝苦药的人。

他不由得笑了笑,欣然道:“待会儿封上两壶用冰块镇好,我带走。”

记挂一个人大抵就是这样吧,吃到好吃的饮食,也要带给他一份。

宴席设在了临近街边的雅间,菜品虽不繁多,但样样都是招牌。

“听闻,今日段先生代侯爷上朝了。”乔谨提起酒壶,替段怀容斟满了酒杯。

段怀容平和答道:“是,侯爷心系国事。”

他笑意和煦:“今日倒是没听到户部启奏什么事情,最近想必太平。”

看似闲聊的一句话,实际上已经在暗示乔谨,他想知道户部的动向。

乔谨领会,附和笑了笑:“前段日子又拨了八万两银子修建繁虚楼,另外各地粮食歉收,仓部司想要征粮充库,以备不时之需。”

段怀容听着,大抵都在意料之内。户部是曹重与吕伯晦的战场,两人相互制衡,不会出什么大事。

“安抚庆州的款项呢?”他问道。

乔谨叹了口气,颇为无奈:“最初定了十万两抚恤金,现在已经削减到六万两了,还是在犹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