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结局3
昌隆二十七年冬,腊月廿三,雪覆宫闱。
幼主李怀瑞惊悸夭殇,顾命大臣岑志明惊扰圣驾,事败自戕。镇北王傅觉止,以先帝嫡脉之身,承百官三请,顺天下民心,于太极殿前践祚登基,定国号“正禄,改元“永治。
新帝即位,恩召频颁。大赦天下,蠲免赋税,与民更始。前朝积弊,逐一革除,各方贤能,量才擢用。
不过七日,京城已是万象更新。
永治元年,腊月廿九,除夕佳节。
新帝于宫大宴群臣,既为庆贺,亦示与民同乐之心。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宴设九重,席开千座,文武百官,地方耆老,乃至各国使节,觥筹交错,济济一堂。
前翰林院知制诰张伋德高望重,应邀参宴,身前便坐了国子监祭酒李斯。
二人互为好友,难得相聚,如今凑在一席之间,煮酒论史,倒也快活非常。
酒过三巡,都察院左都御史江寿也见状前来。
“年后江大人可有的忙。
李斯笑了笑,朝江寿举杯,与张伋好好说道:“陛下登基,百废待兴。开春科考在即,担子重,这监察任务,大多都落在江大人身上。
张伋也笑,雪白胡须颤着,出声调侃:“这是能者多劳。
“哪里。
江寿面容和气,煞有介事地摆手:“如今四方学子涌入京城,街上随处可见青衫书生,比往年热闹何止十倍。
“等忙完这阵,你们国子监更得擦亮眼睛,好好物色些新苗子。
他老眼浑浊,却也带光:“这般景象,真是多年未见了。
“且新朝初立,不止文才,武才也颇多俊杰。
李斯笑起来,接话:“武才?那可就不归国子监管了。
大殿内暖意融融,张伋有了兴趣,问:“可是由新任兵部尚书孔大人统辖?
李斯:“正是。
他点头,道:“此乃能臣,出身不论,单是在职方司半年所作所为,已是兢兢业业,多有革新。
江寿喝酒上脸,此时面容已经红了,微眯起眼,回忆:“朝廷有此贤才,边疆也不乏良将啊。
李斯听得微微一怔。
他与张伋对视一眼,听得阵阵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笑语目光也落在远处相聚的几名老将上。
大昌绵延数年从来不缺戍边神话。
江东谭元凯江泾戚广圩塃弘卢以及逝去的老王爷傅正弘。
镇守四方此乃传奇。
旧人逝去三位因除夕相聚不免忆昔当年叹时光婆娑。
弘卢平日不苟言笑面上皱纹深刻总显得不近人情。
如今却一派舒畅神情末了还能半倚在席位上粗粝手指打着拍子应是在哼着小调。
谭元凯觉得稀奇“嚯”了一声:“今年这么高兴可是家中添丁了?”
戚广笑道:“哪里是比添丁还要让他高兴的事。”
弘卢生在圩塃长在圩塃于他而言此地便是重于泰山。
谭元凯当即明白。
往年此时弘卢在年节回京与户部周旋要军饷粮草费尽心力是比带兵打仗还要累。
如今新帝对遐北圩塃西北两境军需拨付及时得当自然松快许多。
他想了想心里也高兴:“统领西北两境是好差事可守成还是不够。最近北辽那两位还在争斗得头破血流我们乐见其成。”
谭元凯道:“陛下拨给西北兵马粮饷恐怕是意在年后趁势北进以绝后患。”
戚广抿了口酒点头:“正是此意。”
如今北辽内斗正酣内部**防御不足既然有了机会他们又何故白白做那君子。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
戚广喝完酒心中想了许多不免酸涩也难得感叹。
新朝有此新气象
江泾围剿之景历历在目如今有了好时也有了好命。
他半月前班师回朝在江泾多年功绩加封镇国公赐丹书铁券荣归故里。
以固守北疆抵御外侮。
一家满门忠烈终得再回遐北。
他伸出手拍了拍弘卢的肩:“日后便是我与弘兄在西北两境并肩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