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你那个良娣不错。”
翌日早朝结束。
骆峋去内阁转一圈回来,将帕子呈到御前,并言明个中来龙去脉。
三年前的事元隆帝自然记得,所以他想起了当时对儿子的那番指责怒骂。
元隆帝:“……”
元隆帝咳了咳。
绷着老脸嫌弃般拿笔杆子戳了戳那条手帕,道:“确定是这条帕子?”
无需骆峋开口。
跪在一旁的小太监瑟瑟发抖道:“回、回陛下的话,正是这方手帕。”
此人正是三年前那日在太子跟前服侍的小锦子,说起这事他也是倒霉。
他那时原是太子的随行宫人。
虽说属排在末尾之列的,但到底能在太子跟前侍候不是?多体面啊。
那天好不容易有近身伺候太子的机会,小锦子还想着要好好表现呢。
结果就是过于紧张,导致差当得****躁躁。
发现弄丢帕子的第一时间小锦子人都傻了,下意识就想把事瞒下来。
可他又害怕把事瞒了,如果之后酿成了什么大祸,再查到他头上。
那他岂不死得更惨?
关键瞒着事,他成日里也要战战兢兢。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发现端倪,亦或者他自己把自己给吓**。
于是思来想去。
小锦子最终壮着胆子找到海总管请罪。
虽说当时挨了板子,人也被调去做了杂役,可到底暂时活下来不是?
不夸张地说,这三年小锦子一天也不敢忘了那条帕子,就怕真出了什么事。
今儿一早当着太子的面认出那条帕子时,小锦子激动得当场就红了眼。
他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
太子爷也没有被他害!
太子的人,除非必要元隆帝向来不会下令处置,都是随太子自己处理。
挥退了小锦子。
元隆帝本就因淮安府的事对高敬璋父子没好脸,这会儿又有了这么一桩事。
他朱笔一扔,把御案拍得震天响。
“首辅的孙女当为京中贵女以身作则,为闺阁之表率!这高家姑娘倒好,竟干出私藏外男贴身之物这种事!”
“实在是不庄重!不知羞!”
“来人!”
全仕财上前。
元隆帝:“叫高敬璋父子过来!朕倒要问问他们是怎么教孙女教女的!”
全仕财安排人分别去文华殿西侧的首辅专属直房和户部云南司请人。
元隆帝骂了一通。
停下来问儿子:“以你之见,清江浦水渠这起案子在京的人里该派谁去?”
自打元隆帝放宽了对东宫的态度,类似这种考校功课的问题时不时就有。
骆峋稍作思索。
从善如流道:“回父皇,儿臣私以为工科梁盛或可前往与淮安知府一同勘察水渠用料及账目。
佥都御史周肃、冯秉仁则能与淮扬道按察使审责当地官吏,锦衣卫千户苗季樵可和淮安卫指挥使缉拿人犯。”
“清江浦乃漕运重要河段,修建水渠的款项出自漕粮折银,石料走的两淮盐税,该户部山东清吏司管。
当派该司主事与两淮盐运使核验拨款流向,另盐税往来或也需查一查。”
“事关重大,儿臣学识经验尚浅不敢妄下论断,有思虑不当之处请父皇训示,用否其人,亦请父皇圣裁。”
每次都有最后几句,元隆帝懒得再搭理。
沉吟须臾,他道:“你说的这几个人都可用,不过朕打算再派一个人去。”
骆峋看着父皇。
元隆帝:“让老五也去,给他个巡河安抚使的虚衔,过去震慑震慑有些人。”
这是其一。
其二老五性子浑,但办起正事来还是很靠得住,心肠也没坏到老三那种地步。
能拉得回来。
元隆帝知道老五在介意什么,无非觉得他偏心,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不想想就他打小那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时不时就闯一堆祸的性子。
能活到现在都是神迹。
还想让老子偏他?
等着吧。
不过既能拉回来,还是要拉一把的。
且今年元隆帝已经五十九了,明年便六十,六十在时下已是高寿。
元隆帝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年头可活,总归得给太子留几个可用的人。
高敬璋的位置他已经物色好人选了,内阁里与其有关联的其他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