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缕性灵一耗而空。

顾安也仿佛在一个如同朦胧仙境般的所在,度过了不知多少年月。

在这些岁月里,他只知炼炁悟道,整个人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境界中。

不觉时光流逝,外物不存,忘我忘情。

混混沌沌,渺渺茫茫。

直到一声轰隆巨响,顾安仿佛看到了传说中天地初开时的景象。

渺茫混沌骤然一分。

清气上升,浊气下沉。

黑白二炁自其中飞出,在初辟的天地之间勾连、缠绕、追逐。

渐至浑圆无缺。

缕缕五色之炁自黑白之间飞出,散逸于天地之间。

顾安心中升起一丝急切。

急切地想要将这些五色之炁捕捉。

只是无论他如何焦急,如何用力,也根本难以动弹,更别说是捕捉五色之炁。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一幅景象突然崩散。

天穹倾覆,大地崩塌。

刚刚开辟的清浊又渐渐合拢。

浑圆无缺的黑白二炁也开始扭曲。

无缺无漏的浑圆不存。

天地间,五炁愈发纷乱,四处乱窜。

顾安只觉心绪随之一崩,纷乱无休。

忽又闻大道纶音。

“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

“金丹悬太虚,寂然不动。”

“圣胎复先天,面目全现。”

种种幻象皆散。

天地清浊,黑白五色,全都不见。

又复归先前混混沌沌,渺渺茫茫之态。

只余一点亮光,如黍米大小。

悬于其中,寂寂然。

散发出的微亮光芒,令顾安觉得浑身舒畅,心意洋洋。

宛如春日暖阳之下,午睡初醒。

满是活力充沛,偏又不愿动弹。

舒畅之下,不自觉身形变幻,摆出了一个姿势。

这仿佛是自己识海所化的混沌太虚之中,又随身心而变。

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异兽。

一只庞大的玄龟,其上有长蛇缠绕。

玄武?!

是龟蛇之形!

龟蛇两首,环逐于那颗高悬“黍米”之周。

微光照落,竟于龟背之上,印下了一副图。

心意一定,仔细一看。

竟似是一副卦图。

乾、坤、泰、否……

内十二,外五十二……

易数六十四卦!

顾安猛地睁开双眼。

瞳孔之中,仍有一幅卦图在缓缓旋转。

这是……

阳火阴符六阴六阳图?

顾安此时已修成《六阳冰鉴》,此鉴之中,有一总纲。

大概要义,说的是金丹大道,说到底只有两段功夫。

一进阳火,二运阴符。

阳火是阴中返阳,取乾卦刚健之德,功返先天。

欲进阳炎,必晋至六阳纯全、至刚至健,如乾天之道。

阴符是阳中用阴,取坤卦柔顺之德,功养先天。

一阳一阴,一复一养,阴阳一炁,浑然天理。

便是所谓的“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

是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按照鉴中所载,上古天山派应该有两部法经。

一为《六阳冰鉴》,是阳火之法。

还有一部,应该是阴符之法。

除此外,还有一幅观想图,就是“阳火阴符六阴六阳全图”。

这幅观想图,是阳火阴符的总纲,统摄阴阳。

没有它,这两部法都无法炼至最高境界。

照鉴中所载经文,便是“炼神还虚,打破虚空,脱出真身,不朽不坏”、“圣而不可知”的境界。

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

顾安毕竟是初学道法,对于这些文字,只觉玄妙难测,又觉夸张夸大。

除此之外,并无辨别真假的本事。

甚至若不是依靠镜子,他连《六阳冰鉴》都读不懂,别说炼成了。

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幅图很重要。

目中六十四卦图缓缓隐去。

顾安也从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中脱出。

便惊觉自己正趴伏在地,扭曲成了怪异的形状。

是龟蛇之形?

这东西竟与《六阳冰鉴》有关联?

这个藏于铁竹桩功中的奥秘,果然不是佛门功法。

铁佛寺就在大雪山中。

上古天山派,也应该在雪山深处。

难说当年铁竹僧,就是在大雪山中得到了上古天山派的某些传承。

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禅功之中,才会有这样的事出现。

顾安心中猜测着。

若真是如此,当真是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了。

【镜主:顾安】

【品鉴:道门二重——炼炁/武道五境——开窍。你已打开体内大藏,并以玄门金丹大道,外参天地之妙。】

【《六阳冰鉴》LV2(800/1400):阳火阴符,六阳六阴,金丹一粒,复养先天。——上古天山派所遗玄门正宗,

纯阳之道。】

【品鉴:绝品·上。你已小所有成,踏入金丹大道。(道佛不相容,请勿贪欲熏心,自毁根基)。】

道门二重?

炼炁……

在识海中所见的五色之炁,便是散逸天地之间的五行之炁?

其实也不是在自己识海之中,而是自己以识神所见天地,在识海之中的印照。

道门九重。

一重炼形,与武道有相通之处,是炼精,即是炼体之精。

不过,武道是将肉身炼强、壮大。

而道门是将肉身炼“干净”。

令肉体凡胎去污除秽,达澄净之境。

顾安有着强大的肉身基础,虽是好处,但同时也是坏处。

因为武道炼体,肉身越强大,就越难炼,同时生出的杂秽也越多,要花费的功夫越多。

肉体凡胎,本就污浊横生。

炼武是越炼越浊。

表现在外就是身体越炼越重,伤病百出。

这就是为什么炼武之人常要丹丸灵药相辅。

坏了当然得修。

修道却是一个提纯、净化的过程。

越炼越干净,越炼越轻盈。

也就是有性灵之光相助,否则顾安连这一关都没这么容易过。

不过,结果也是很明显。

顾安低头看了看自己。

原本因晋级五境,亏耗巨大,他体型已经瘦了不少。

现在更加瘦了。

正所谓“炼得身形似鹤形”。

什么是鹤形?

说白了,便是纤瘦、轻盈。

难怪。

为什么修道之人都是这般“仙风道骨”。

仙风道骨,换个词就是瘦骨嶙峋嘛!

“我这是变弱了还是变强了……”

顾安忍不住自语出声。

难怪,没听人说过三教同修,或是炼武的跑去参禅修道。

除去传承难得外,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修道与炼武,已经有些冲突、矛盾,虽然不大,却是凭空生出许多无用功。

本来只走其中一途,耗尽一生,也未必能有成就。

除了自己这样带挂的,谁还会做这种蠢事?

道与武如此,三教之间怕是冲突更大了。

“炼炁……”

“回溯的场景中,有御使炁的画面,与比武者的罡劲相比,威力且不说,却是更为灵动、多变,而且……”

顾安尝试照着自己在回溯之中看到的画面,慢慢地调动体内的炁……

剑指直指光复剑。

“剑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

“汪呜~?”

龙祸趴在一旁,睁着狗眼,好奇地看着,

半晌,发出一声迷惑的呜叫:你在干嘛?

“……”

顾安收起剑指:“咳,练剑呢,别闹。”

可恶……

再来!

“出鞘!”

“汪呜~?”

“滚!”

“剑来!”“出鞘!”“剑来!”“出鞘!”

“出鞘!出鞘!出鞘!……”

“汪……”

也不知过了多久。

龙祸百无聊赖地趴着,狗眼打着瞌睡,时不时地撑开瞥一下边上的顾安。

翻了个白眼,又闭上了。

顾安此时已经额头见汗。

瘫坐在地。

放弃了……

什么隔空御物?呸!

顾安一拳打在地上。

“嗯?”

他发现这无心的一拳,扬起的尘沙,竟然没有落下。

仿佛凝滞在空中。

当他意识到之后,又突然坠落了下来。

不过顾安还是惊喜万分。

折腾了这么久,本以为御剑飞行的梦碎了。

没想到还有下文。

“难道是我道行太浅,修为太弱,光复剑对我来说太重了?”

顾安想着,又尝试着抓起一把细碎的沙尘。

“起!”

“起!起!起!”

“……”

不对。

到底哪里不对?

顾安这次急躁,强行静下心来。

回忆着《六阳冰鉴》的每一句经文。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抬起一根手指。

地上的一小撮尘土便无风自扬,缓缓地打着旋。

渐渐变成一条寸许长的“土龙”,在空中飞舞。

仿佛是不够尽兴,盯上了一旁趴伏的龙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