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皇太弟赵寅钦继承登基,号景仁帝,改年号嘉昌。

登基后立即就实行雷霆政策,以林家**为头,彻查权贵世家近百年,罪者重罚,善者重赏,手中文有王老太师,武有林大将军,加之因林家之事世家多有牵扯,势力减弱,短短两年,便将权贵世家权利削除大半。

又废除荐举制,立文武科举,无论身份高低,世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要通过科举应考才能入仕为官。

第一年科举由王老太师主监考,严厉之下暴露了大部分贵族子弟不思学术,酒囊饭袋的本质,也让寒门苦读之人终拨开乌云见曙光。

官场注入新鲜血液,开辟一片新的光景,而原本的朝臣也感到畏惧,不得不越发努力。

改变的也不仅仅是入仕,阶级差距,还有民生。

世家被打掉,资产流出,一部分进了国库,一部分还之于民,分发土地,放开行商严苛制度,减去负重徭役,大力击打恶霸乡绅。

边关也有改变。

重新规定军队制度,重塑军风,违者重罚。

为奴者只做分内之事,且细分罪行奴责,除重罪军奴外皆可考核奴军,为大赵战斗,军功卓越可将功补过,革除奴籍。

一系列政策以雷霆手段实行下去,很快,暮气沉沉的大赵就换了一副逐步新生的景象,从上到下,都有一股子往上的期许,都忙着往上走。

但有一件事,是往下的。

那就是景仁帝的后宫,实在是萧条,不,确切的来说是空空如也。

除了贵妃苏氏,再无其他了。

就连皇后,都没有。

苏贵妃曾为军奴数年,虽为陷害,可到底是实打实在边陲做了五年军奴,即便有过救国之功,可天下国母,中宫皇后是万万不能有污点的。

因此,景仁帝登基只封了贵妃,虽也有些人觉得位份过高,但那会都盯着皇后的位子,想要将自家的女儿送上凤位,又都知晓景仁帝宠爱苏贵妃,自也不好和景仁帝对着干,便都做了个顺水人情,盼着景仁帝领情。

可谁知,景仁帝翻脸不认人。

以大赵急需刮骨疗毒为由,将立后之事一拖再拖,到如今,只要一提及立后,沈铎,卫楚等人就会跳出来打岔。

两人被外派出去做巡查后大臣们本以为有机会结果鸿胪寺的沈大人那张嘴什么鬼话都说得出来还有他身边跟着的吏官那张嘴黑得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彩的在民间挑拨得那是风生水起在朝堂之外的人眼里他们这些人就是想要成为下一个林家出门跟老鼠过街一样。

无奈只能放弃退而求其次的要求选秀。

今年正好第三年。

第一年不选第三年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皇上子嗣历来都是最当紧的如今后宫只有苏贵妃皇子也只有大皇子二皇子两位实在是太过简少了望皇上为大赵着想充盈后宫开枝散叶。”

一人开口同一派的个个都站了出来异口同声:“望皇上为大赵着想充盈后宫开枝散叶。”

“子嗣自然重要充盈后宫也是为了子嗣但如今苏贵妇已经临盆在即便也是开枝散叶了各位大人何必抓着不放呢。”沈大人悠悠开口。

领头的陈大人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沈大人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子嗣丰盈就不为皇上着想了皇嗣关乎大赵千秋万代苏贵妃临盆也不过再添一个也许是公主皇上正值壮年充盈后宫雨露均沾不出三年必然皇嗣丰厚。”

“三年雨露均沾陈大人这话听来怎么好像是把皇上当……”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可谁心里不清楚这是把景仁帝当种公使。

话是难听不好说出口可事实却就是这样。

坐在皇位上

“皇上臣……”

陈大人正转身朝向云台上的景仁帝正要开口说什么福公公就一脸喜色跑了进来禀告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苏贵妃生产了。”

一下所有人都懵了。

不是说临产吗?

怎么这会就生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