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帝颇有自得之色,太子神色微动,试探道:
“父皇,元初老臣,贾茂卿似乎便在清阳县做县丞,到如今也快一年了。”
“莫非这清阳县治改观是他的功劳?”
听到这话,皇帝自得之色更加明显,微笑着摇摇头道:
“恐怕不止,若无当地知县支持,恐他也无能为力,不过贾茂卿此人刚正务实,是难得的良臣。”
说到这里,他惋惜地摇了摇头道:
“治国不仅需要用强国之道,还要有统御之术,只可惜朕当年由旁宗入继,势小力薄。”
“才不得不放弃元初改制,将他等贬谪……朕也难呀!”
太子沉默了一下,方道:
“父皇所为乃君父之道,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想必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说着,他继续试探道:
“既然贾茂卿是个干臣,作个县丞有些可惜了。”
“是不是暗示一下吏部,让他们对清阳县多加关照,以便提拔?”
老皇帝闻言,却没有回答,只是靠回了御榻闭上了双眼,好半晌方才叹了口气道:
“不急,朕老了,能做的事情不多。”
“不过我死之前,一定会为你肃清朝堂,留下些可靠的辅政之才,如此,朕也能闭眼了。”
“只希望你不要被一些人迷了双眼,认不请敌人都有谁。”
听到这话,太子连忙跪倒在地,哽咽着连连叩首道:
“父皇这么说,叫儿子无地自容,儿子只望父皇寿享万年……”
本想说几句心腹之言,但见太子一味讨好,老皇帝眼里有些失望,重新闭上双目摆了摆手道:
“你回去吧,朕有些累了。”
太子哽咽着点了点头,拱手慢慢退出大殿,举袖擦干眼泪后,眼神顿时振奋起来。
回到东宫后,见王师傅正在书房等待,忙将父子之见的对话大略说了一遍,欣喜道:
“王师傅,看来父皇已经有意对严封父子动手了。”
王师傅闻言也是精神振奋,随后又摇了摇头道:
“没有那么容易,严封父子权倾朝野,皇上就算想要动手,也不会轻易表露。”
“殿下此刻更应谨慎,一动不如一静,还是先看看皇上怎么做。”
太子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儿道:
“听陛下的意思,还对元初老臣有些旧情,尤其是那贾甫臣。”
“王师傅以为,孤是否要在这方面下些功夫?而且那贾甫臣确实有些才能……”
王师傅笑着点了点头,捋着胡须道:
“殿下此言甚是合宜,只要皇上还念旧情,那这贾甫臣便是一把对付严氏的利刃,将来必有大用。”
“此次岁考,清阳县独占鳌头,便是调用贾甫臣现成的因由。”
“还有清阳知县或许也可一用……”
太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神色轻松起来,转身坐到榻上,笑着说起了闲话道:
“这些日子,倒数次听说清阳县这个小县了,那个叫孙阳的典史倒是幸运。”
“劳动本太子亲自托人说情不说,在县里也有上官提携着捞取政绩,可谓福将了吧?”
王师傅也笑了起来,喝着茶随口道:
“能被殿下记在心里,确实算是福气……”
古代皇帝统治天下最大的障碍,就是交通和信息传播。
不说国家边垂,只要不是重点关注的地方,其实皇帝对京城周边,也不会了解地很详细。
清阳县虽地处中原,不算是山高皇帝远,但距离京城也有一两千里,待朝廷邸报送达,已经是半个多月后了。
看着邸报上朝廷对清阳县的夸奖,赵县令心情很是美好,他嘴上不愿承认,心里却知道是谁的功劳,因此在家里专门设宴邀请了孙阳。
还拉来在他家担任西席先生的林秀才坐陪。
酒酣耳热之际,赵县令更是搂着孙阳的肩膀道:
“若是朝廷允许,本县宁愿一辈子在清阳县作这一个小小县令。”
“只因有你孙大郎与贾县丞这两个得力干将,我做官从没有做得这么舒服过。”
说着,又拍着孙阳的肩膀道:
“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