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二十一年,九月初四,前朝叛军天德军打进酆都城,闯入皇宫,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史称‘德明之祸’。

后,煜王姜凝曜率卢龙军,楚王姜铭谨率神武军合力抗敌,叛军被一网打尽。

安康帝久病不愈,朝政荒废,尚书省左仆射韦长明忠心护君,死于‘德明之祸’,安王暂代朝政。后,帝下诏,传位于安王。

安王即位,改国号为昭和,昭和帝虽身残有缺,但是文武百官无一人有异议,皆簇拥听从。

即位第二日,昭和帝下旨将陇南设为封地赐给楚王,所剩千人的神武军也成了楚王封地的亲兵。

与此同时,突厥异动,煜王姜凝曜恢复太祖之子的身份,赐幽州为封地,率领卢龙军赶回幽州抵御外族。

一时间,北地外族猛迅攻来,单于府,幽州,乃至于河东道,镇州也受波及,战事焦灼,短时间内不分胜负。

初冬,

酆都城比往年冷的多,昨夜居然下了一场小雪,地面铺了一层银白,天色还未亮,宵禁才解,路上的行人寥寥散散。

要说天冷,来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最是驱寒,东市巷子里的羊肉馆子亮着昏黄的灯火,夹杂着羊肉香的热气腾腾而上,在昏暗的雪天带来一丝温暖。

店门出现一个人,熟门熟路的走进来坐到了临近窗边的角落位置,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道:

“一碗汤,两个胡饼,汤里多放点胡葱末。”

卫老头儿听见这熟悉的声音,连头也不抬,手脚有些不利落的抄匕盛了一碗羊肉汤,撒上一把厚厚的胡葱末端了出去。

刚出锅的羊汤味道浓郁极了,韩惟仁顺着氤氲的热气瞧过去,店门口又进来一个人,瘦巴巴的,纵然裹了厚实保暖的皮氅,但好似风大一点儿,便能将其吹倒。

“哟,这不是朝中新贵柳大人吗?你这么尊贵,还来吃这小破摊子的羊汤,可真是稀奇!”

韩惟仁素白的脸上带着调侃的笑意,眉梢中还藏着几分不甘心。

柳风从走进店铺,拂去肩膀上的飘雪,脸上略显出几分疲累,却还是打起精神应对着韩惟仁的调侃:

“韩大人过谦了,深受圣人器重的不止我一个。你以身入局,潜在楚王身边,又说服他与圣人联手,在紧要关头诛杀叛军,这是天大的功劳!”

“待到明年政绩考核,韩大人你怕是要荣升大理寺卿,这般年岁能当上九寺卿的寥寥无几。更何况,如今的大理寺卿多病,全靠你这个少卿独当一面,上下无人敢不听从,虽是副职,却与正官无异。”

他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身上的大氅,露出里面的深绯色官服。

韩惟仁撇撇嘴:

“天大的功劳,但楚王也因此恨上了我,我对他….多少有愧。”说着,他瞥见柳风从身上的官服,今日休沐,不必早朝,问道:

“又是一晚上都在太极殿议事?”

柳风从刚要开口说话,卫老头儿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羊汤走了过来,他忙伸手去接:

“卫伯,您的伤还没好利索,我来。”

卫老头儿却坚持要亲自给他摆在桌上,语气固执:

“这点子伤算什么?不疼不痒的,想当年我身中三箭都能捡回来一条命……”

韩惟仁不耐的打断,撇了一眼他手腕上的伤处,带着几分调笑:

“得了吧,听说当日在地道,明明是你不管不顾的冲进去,才被里面的机关击中受了伤。”

卫老头儿被戳中痛点,脸色一黑,立马大声喝道:

“你懂个屁!那是我担忧殿下安危,若不是我们找到了地道的入口,南衙十六卫能进去扭转局面吗?”

卫老头儿说完扭头就走,丝毫不给韩惟仁说话的机会。当日张文德虽然告诉姜凝曜密道的秘密,又给了地形图,但谁也不知道密道入口到底在哪里。

当日,卢龙军攻城之前,卫老头儿就接到密令,带着千面卫找寻太祖皇帝在酆都城留下的密道入口,秘密搜寻了三日,才终于在城外不远处一座破败的城隍庙发现了端倪。

柳风从看着他们二人拌嘴笑了一笑,但很快眉眼又被忧愁所掩盖:

“今冬比往年冷的多,而北地的战事还未结束,一批又一批的粮运过去,我瞧着圣人这些日子都长出了白发,怕是忧心的厉害。”

韩惟仁闻言,手上的汤匙一顿,鲜美浓郁的汤水霎时间没了滋味,恨道:

“贼子误国!就该杀了那个妖道!”

柳风从叹了口气:“德顺经营一生,若是能那么容易就毁了他的布局,才是真的天方夜谭。对了,圣人打算等战事平息之后迁都。”

隔着一窗之隔的后厨,卫老头儿闻言赞同的点点头:

“的确该迁,不然住在这骰子一样的酆都城,谁也不会安心。毕竟,正睡的好好的,兴许就有什么刺客逆贼从地下直达紫宸殿的床榻下。”

多条地下密道,快要将酆都城挖空了,更不用说密道直达城外与皇宫,已经不适合再做都城。

一口热乎鲜嫩的羊汤下肚,身上的寒意被驱散,暖和了起来,好似这一夜的疲累都一扫而光,柳风从瘦白的脸色渐渐转红,舒喟一口气:

“还有,圣人想要重立翰林院,广纳贤才,提拔年轻的官员,培养亲信。”

最初,翰林院人才广纳,有起草诏书,编撰史书的职责,而后随着前朝几代帝王对翰林院人才的重用,使得翰林院学士可参与政事,军事,起草机密诏令,变成了‘天子私人’,最最亲信。

到了前朝后期,帝王只知奢靡享乐,国力逐渐衰退,翰林院的权利职责不断消弱,在哀帝时期,各类溜须拍马,精通玩乐的人进了翰林院,供帝王消遣解闷。

故而太祖登基之后,将翰林院废除。如今昭和帝想再度重设,想想也在意料之中,当日‘德明之祸’,群臣的表现令人看在眼里,如何会不失望?

大多朝臣都被德顺拿捏着把柄,不论是否为德顺刻意为之,既然上了勾,便说明起心性不坚,品行不端。这样的人,昭和帝不敢用。

但眼下大酆经历了‘德明之祸’,北地又战事四起,那些朝臣大多世家出身,势力盘根错节,妄动不得,故而想要培养一股新的势力,开设翰林院是必行之路。

一碗汤快要见了底,柳风从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