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百吨军用重卡轰鸣着驶入军工部区域,轮胎碾过碎石路面发出咯吱声响。

车头喷涂着醒目的"曙光军工"标志,前后各有四名全副武装的执法队员开着越野车护卫。

"老李!这边!"李成站在装卸平台拼命挥手,工作服上沾满油污。

他身后二十多名技术员推着液压搬运车严阵以待,仓库大门完全敞开,露出里面刚清空的五千平米作业区。

头车稳稳停住,驾驶室跳下个满脸胡茬的壮汉,作战靴重重砸在地上:"李工!你要的宝贝可算到了!来的时候那个路叫一个不好走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

"辛苦张队长!"李成小跑着迎上去,眼睛却直勾勾盯着车厢。

随着气密阀"嗤"的泄压声,集装箱后门缓缓降下成斜坡,露出里面被防震泡沫包裹的金属构件。

技术员们一拥而上,王德海捧着清单高声核对:"第一条线主体框架完好!传送带电机编号核对无误!冲压模具全部到齐!"

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变调。

第二辆重卡此时也完成卸货,戴着眼镜的女技术员林小雨突然倒吸凉气:"这.这是德国进口的数控精锻机?我在《兵工学报》上见过照片!"

她颤抖着抚摸设备铭牌,"理论上能实现弹头同心度0.001毫米误差啊!"

"都别愣着!"李成拍着手掌大喊,"一组负责组装主体框架,二组调试电子控制系统,三组去把B区仓库的铜料搬过来!"

转头又对张队长说:"烦请弟兄们再跑一趟,把回收站的二十吨弹壳运来。"

随着柴油引擎再次轰鸣,整个军工部如同精密的机械般运转起来。

重型吊车将十米长的冲压横梁精准安放,戴着AR眼镜的技术员正在虚拟界面上校准参数。

李成蹲在核心控制台前,小心翼翼地将系统U盘插入接口。

"李工,铜锭到了!"五个壮汉推着平板车冲进来,上面堆满黄澄澄的金属块。

林小雨立即带人取样检测,光谱仪亮起绿灯:"纯度99.97%,完全达标!"

"弹壳也来了!"张队长亲自押送着最后一批物资,掀开篷布露出分门别类清洗过的铜弹壳。

王德海抓起一把仔细检查:"7.62mm规格的复装率估计能有八成。"

当夕阳将厂房镀上金色时,五条巨龙般的生产线已初具雏形。

李成抹了把汗,对着全体人员举起喇叭:"现在进行首次联调测试!所有人退到安全线后!"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控制台按钮按下瞬间,整条生产线如同苏醒的巨兽般轰鸣起来。

机械臂抓取铜锭送入熔炉,赤红铜水在模具中形成弹头;

另一侧的弹壳经过超声波清洗后,被精密夹具送入组装工位。

最震撼的是质检环节,每分钟两千发的弹流在激光扫描仪下形成金色瀑布,不合格品被**精准剔除。

"成功了!"林小雨盯着中央显示屏惊叫。

产量统计表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5.8mm**:12万发/小时;7.62mm**:8万发/小时;12.7mm**:3万发/小时】的字样上。

李成颤抖着拿起对讲机:"报告元帅,五条生产线全部投产,预计日产量"

他看了眼汇总数据,"各类**合计约三百万发,155mm炮弹两百枚!"

对讲机那端传来罕见的笑声:"好!明天我要看到第一批**送往前线!"

夜色渐深,但军工部依旧灯火通明。

技术员们围着刚下线的首批**箱拍照留念,箱体上"曙光兵工厂001批"的钢印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林小雨悄悄在笔记本上计算:这样的产能,足够支撑十个合成营持续作战。

而在原料区,张队长正带人将新到的五十吨电解铜板码放整齐。

他摸着后脑勺感叹:"老子当年在部队,全师一个月都耗不了这么多**"

"这才刚开始呢!"李成指着墙上蓝图,"下个月要扩建**生产线,到时候让你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战争机器!

……

次日一早。

清晨的阳光洒在钢铁之城的城墙上,林夜站在指挥塔高处,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远去的钢铁洪流。

两路大军,一路由周卫国率领,装甲部队轰鸣着碾过废弃公路,99A主战坦克的履带掀起滚滚烟尘;

另一路由李云龙指挥,机械化步兵连的ZBD-04A步战车排成战斗队形,炮口直指前方。

而孔捷的重装合成营则作为火力支援部队,28辆99A坦克和18门155mm**炮组成的火力集群,足以碾碎一切阻碍。

但这还没完!

武直-10大队低空掠过,旋翼卷起的狂风让地面尘土飞扬。

24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打击群,足以让小型丧尸集群瞬间灰飞烟灭。

城内的幸存者们纷纷驻足观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