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当空,蝉鸣阵阵。
江昱白站在御花园的假山下,目光扫过周围,小七带着几个侍卫在仔细搜查每一寸土地。
“大人,这里有打斗的痕迹。”一个侍卫指着地上的凌乱脚印。
江昱白走过去,蹲下身仔细查看,草地上确实有挣扎的痕迹,还有几根断裂的树枝。
他摇了摇头,“有点欲盖弥彰了。”
小七疑惑:“大人的意思是?”
“若真是掳走殿下的人留下的,不会这么粗心。”江昱白站起身,“而且你看——”
他指着地上的脚印:“这是成年男子的靴印,至少有三个人,可鸳鸯说只看到一个黑影。”
“会不会鸳鸯看错了?”小七挠头。
“鸳鸯虽然惊慌,但不至于连人数都数不清。”江昱白眼神微眯,“看来,有人在故意误导我们。”
就在这时,另一个侍卫跑过来:“大人!在西墙发现了这个!”
他递上一块玉佩,正是解临安常戴的那块。
江昱白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忽然传令:“传鸳鸯来。”
很快,鸳鸯来到了御花园:“大人有何吩咐?可是有线索了?”
江昱白拿出玉佩:“今日殿下可是戴的这块玉佩?”
鸳鸯抬头,只看了一眼便回答道:“不曾戴,这玉佩怎么会大人手上?”
江昱白沉默片刻,将玉佩交还给鸳鸯:“你先收好,退下吧。”
小七恍然大悟:“那岂不是说,对方想引我们往西边查?”
“正是。”江昱白冷声道:“传令下去,重点搜查东边和北边,但记住,要悄悄进行,明面上还是往西边查。”
“是!”
一个时辰后,搜查有了新的进展。
“大人,在冷宫附近发现了可疑人影!”侍卫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
江昱白立刻带人赶往冷宫。
冷宫早已荒废多年,杂草丛生,阴森可怖。阳光透过残破的窗棂洒进来,不显温暖,反添阴森。
“什么人?”小七厉声喝道。
阳光的阴影中窜出一个身影,正要逃跑,被侍卫们团团围住。
在侍卫的控制下,那人的脸露了出来——竟是内务府的一个小太监。
“李公公?”江昱白认出了他,“你在冷宫做什么?最近可有冷宫的活儿?”
李全吓得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奴才……奴才……”
“说!”小七抽出佩剑,吓得李全直哆嗦。
“奴才是来……是来偷东西的!”李全磕头如捣蒜,“前些日子听说冷宫里还有些值钱的物件,奴才一时猪油蒙了心……”
江昱白冷冷地看着他:“偷东西?那你身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
李全这才发现自己袖子上沾了血,脸色瞬间惨白:“这……这不是奴才!奴才什么都没做!”
“搜!”
侍卫们在李全身上搜出了一把匕首,上面还有血迹。
“这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小七压住李全,审问道。
李全急得大哭:“真的不是奴才!这匕首也不是奴才!奴才冤枉啊!请大人明察!”
江昱白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道:“把他带回去,严加审问。另外,继续在冷宫搜查。”
然而冷宫里除了一些血迹,什么都没找到。
屋内,李全已经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依然喊冤。
“大人,这厮嘴硬得很。”负责审问的侍卫擦了擦汗。
江昱白拿出手绢捂着鼻子,走进审讯室,看着奄奄一息的李全:“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奴才……真的……冤枉……”李全气若游丝。
江昱白沉吟片刻,忽然问道:“你今晚是一个人去的冷宫?”
李全愣了一下,随即拼命点头:“是!是奴才一个人!”
“那为什么王福说,他看到你和另一个人一起进的冷宫?”
“王公公?”李全眼睛滴溜溜直转,“不可能!小的明明是一个人……”
话说到一半,他忽然意识到什么,脸色大变。
江昱白冷笑:“还要继续编吗?说吧,另一个人是谁?”
李全咬着牙不说话。
“看来李公公大义!来人,用刑!”
眼看着侍卫们拿着烧红了的铁杵,走了过来。
“等等!”李全终于崩溃了,“奴才说!奴才说!是……是张嬷嬷!”
“皇后娘娘身边的张嬷嬷?”江昱白眼神一凛。
“是!”李全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是她让奴才去冷宫等着的!说是有东西要奴才帮忙搬!可奴才去了之后,她却没来……”
“所以你就偷东西?”
“小的……小的真的只是想偷点东西……”李全一把鼻涕一把泪,“那血真的不知道是哪来的!”
“把他看好。”他吩咐道。
江昱白若有所思地走出去。
“大人,要抓张嬷嬷吗?”小七连忙问。
“不急。”江昱白摇头,“先查清楚再说。张嬷嬷在皇后娘娘身边多年,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要鲁莽行事。”
就在这时,又有侍卫急匆匆来报:“大人!在御花园的井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江昱白脸色顿时白了:“是殿下?”
“不不!”侍卫赶忙否认:“看穿着是个宫女。”
众人赶到御花园,尸体已经被打捞上来。是个年轻女子,穿着宫女的衣服,脸被泡得发白。
“认识吗?”江昱白问。
“好像是……是皇后娘娘宫里的小宫女翠儿。”小七想了好久。
江昱白上前查看尸体,发现她的胸口被捅了一刀:“是被一刀刺死后扔进井里的。”
“大人,会不会是她掳走了殿下,然后被灭口?”小七分析道。
江昱白摇头:“时间对不上,看面相,她死了至少有两个时辰了,而殿下是一个时辰前失踪的。”
线索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乱。
江昱白回到明德堂,将所有线索在脑中过了一遍。
假山下的假线索,冷宫里的李全,井里的翠儿,还有那个神秘的张嬷嬷……
“大人。”小七推门进来,“陛下召您去御书房。”
江昱白快步赶往御书房,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陛下!榆关失守了!”苍老的声音里透着悲伤,“守将战死,三万将士全军覆没!”
江昱白推门而入,只见何老将军跪在地上,甲胄上还沾着血迹。
“叛军已经攻破榆关,正向雁门关进发。若雁门关再失,京城就无险可守了!”
皇帝脸色很差:“援军呢?不是派了援军吗?”
“回陛下,援军在半路遭遇伏击,损失过半。”另一个将领颤声道,“而且...而且西南的青州、徐州相继失陷,东边的临海郡也被叛军占领。如今我们能控制的,只剩京畿一带了。”
“禀陛下。”户部尚书上前一步,“各地豪强见朝廷式微,纷纷拥兵自立。昨日接到密报,唐城清风门建了五千人的私军,美其名曰护乡团,还有北地的几个世家,也在暗中招兵买马。”
“反了!都反了!”皇帝猛地拍案,茶盏应声而碎。
“陛下息怒!”老将军哽咽道,“如今之计,只能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守卫京城。可…….可是国库空虚,将士们已经三个月没有饷银了。”
“陛下!”兵部尚书也跪下了,“今早又有一支千人队哗变,说是要回乡保卫家园。照这样下去,不出一月,京城守军恐怕……”
皇帝颓然坐下。
御书房内,皇帝挥退了众臣,独留江昱白。
“查得如何了?”皇帝声音沙哑,揉着眉心。
“回陛下,已有些眉目。”江昱白将查到的线索一一禀报。
皇帝听完,沉默良久:“张嬷嬷……是皇后的陪嫁丫鬟。”
“陛下,臣以为此事蹊跷。”江昱白谨慎地说,“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故意制造混乱,宫里本就人心不稳,有人似乎想浑水摸鱼。”
“你的意思是?”
“臣斗胆猜测,掳走殿下的人,应是对宫中了如指掌的老人了。”
皇帝的脸色更难看了。
就在这时,皇后匆匆走进来:“陛下,臣妾听说临安还没找到?”
“皇后来得正好。”皇帝看着她,“你的张嬷嬷,上午去哪了?”
皇后一愣:“张嬷嬷?她应该在宫里啊。”
“来人,传张嬷嬷!”
片刻后,张嬷嬷战战兢兢地走进来。
她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跟了皇后多年,一向谨慎小心。
“张嬷嬷,今早巳时,你在何处?”江昱白问道。
张嬷嬷想了想:“回大人,老奴一直在坤宁宫伺候娘娘。”
“可有人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