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柯振业收到了老徐的饭局邀请。这位在投资圈颇有名气的老朋友,一见面就开门见山:"老柯,想不想自己干?"
柯振业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说实话,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桓已久。柯振业今年四十五岁,在化工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从国企技术员做到外企生产总监,再到民企副总,对这个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摸了个透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了。这些年积累的技术、人脉、管理经验,确实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资金不是问题,"老徐推过来一份企划书,"我看好你在特种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
三个月后,柯振业在城郊工业园区签下了2000平米的厂房。站在空旷的车间里,他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水泥地面上回荡。这种声音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刚入行时,在国企老厂区巡检的时光。
"柯总,环保局的预审已经通过了。"助理小林拿着文件走进来,脚步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柯振业点点头,接过文件随手翻看。
"设备供应商那边催着要定金了,您看..."小林小心翼翼地问道。
柯振业合上文件,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个能镇住场子的技术主管。
在化工行业,最难的不是技术,是人心。技术主管这个位置太关键了。他不仅要懂工艺、懂设备,更要在出现突发状况时能迅速决断。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名字:方志明。老方是我在国企时的师兄,二十年前同在一家国营化工厂当学徒,后来又先后跳槽到不同的民营企业。这些年虽然联系不多,但每次行业会议碰面,都能感受到他对化工生产独到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他为人稳重,在业内口碑极佳,正是新厂最需要的人才。
"再等等。"柯振业说,声音里带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焦躁。
回到临时办公室,柯振业又一次尝试去拨方志明的电话,但翻开通讯录时,手指却悬在拨号键上迟迟按不下去。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试着去拨电话又放弃了。他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在化工生产线上,向来以雷厉风行著称。但这次不同,这关系到老友的职业前途和人际关系。
老方现在在鑫隆化工做技术总监,老板陈鑫待他不薄。五年前他爱人患病时,陈鑫不仅预支工资,还帮忙联系了北京的专家。这些年来,方志明多次在酒桌上表示对陈总的感激之情。
上个月同学聚会,老方还红光满面地说:"陈总答应明年给我5%的干股,我这辈子就跟定鑫隆了。"说这话时,他眼角眉梢都是知遇之恩的感激。
柯振业叹了口气,把手机扔在桌上。创业最难的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世故。
接下来的两周,面试了七八个应聘者,要么是纸上谈兵的学院派,要么是眼高手低的跳槽专业户。眼看设备采购合同就要签约,技术主管的人选却始终定不下来。
翻看桌上的日历用红笔在上面画了个圈做的标记6月15日。按照计划,工厂应该在三个月内投产,不到两个月的交付的日子,现在技术主管都没定下来,进度已经滞后了。他烦躁地转着手中的钢笔,笔帽在木质桌面上敲出规律的声响。
"柯总,要不...再问问方总监?"小林小心翼翼地建议。
柯振业摇摇头。贸然挖人不是他的风格,更何况是挖老友。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外的饭局上。
"听说你遇到难题了?"做建材生意的老同学王伟递给我一张名片,"这位张先生懂易经,或许能给你个新角度。"
柯振业本想婉拒,但王伟接下来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三年前我厂子差点倒闭,就是张先生建议我等三个月,结果等来了转机。"
柯振业本不信这些,但眼下实在无计可施,经朋友再三推荐,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约见了人。
在张先生的工作室里见到了张先生,一位个六十来岁的清瘦老者,穿着朴素的中山装出奇地简朴,最显眼的就是办公桌上那本翻得卷边的《周易本义》。他没有寒暄,手里拿着一个磨损严重的龟壳和三枚古钱,直接问道:"柯先生想问什么事?"
"事业上的一个关键决策。"柯振业谨慎地回答。
张先生点点头,让柯振业将三枚古钱合在掌心,闭眼默想所求之事,然后掷钱六次。古钱落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张先生用一支毛笔在纸上记录着每次的正反面。
六次掷钱后,张先生盯着纸上的符号看了许久,眉头渐渐舒展。"噬嗑卦,三爻动,变离卦。"
柯振业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噬嗑卦,上离下震,象征口中含物,难以咀嚼。"张先生慢条斯理地解释,"正符合你现在面临的困境——有个难以下咽又难以吐出的问题。"
柯振业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你想'吞下'某个机会或人才,但遇到了阻碍,如同咬到硬骨。"张先生继续说道,"变卦为离,火上加火,光明之象,但需要时间。"
"那这件事能成吗?"柯振业急切地问。
张先生抚摸着龟壳上的纹路:"爻辞说'噬腊肉遇毒',事情有阻碍,但非不可为。卦象显示木生火,有相助之意。关键在于时机。"
他指着卦象解释道:"三爻动,五爻有'噬干肉得黄金'之象。五减三得二,建议你再等两个月,届时自有转机。"
柯振业将信将疑地付了酬金,离开张先生的工作室,回到厂区办公室,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工业烟囱发呆。两个月?投资人老徐能等那么久吗?但如果贸然行事,真如卦象所说"遇毒",破坏了与方志明多年的友谊,甚至影响他在业内的声誉,那代价就太大了。
当晚,柯振业辗转难眠。凌晨三点,起身给老徐发了条长信息,委婉地表示需要推迟设备采购,但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令人意外的是,老徐很快回复:"早料到你会有顾虑,两个月没问题,正好我海外资金到位也需要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柯振业将精力转向了其他准备工作:完善管理制度、联系原料供应商、招聘基层员工。每当想联系方志明时,就想起占卜师的话,强行按捺住冲动。
七月中旬的一天,柯振业正在审核安全预案,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正是方志明。
"老柯,听说你要自己开厂了?"方志明的声音透着兴奋,"怎么不早说!"
柯振业心跳加速,强作镇定:"你怎么知道的?"
"陈总告诉我的。"方志明的话让我差点摔了手机,"他今天找我谈话,说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