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仙门之前在城里积攒的名声,留在县城无处可去的大部分普通百姓们对他们的抵触都很小。听到他们要大量招人干活,不仅给工钱还管一顿饭食,来报名干活的人很多。

有不抵触的人,自然就有抵触他们的人。这些人觉得他们是造反的乱臣贼子,不屑与他们为伍,更不愿意听从他们的安排。

苏文君见这些人也没给她捣乱,就暂时先放一边儿,等以后腾出功夫再来解决他们。

县衙前。

“赵老拐,你打算报名干什么?”

被人叫赵老拐的壮汉憨憨一笑:“我还能干啥,去打石头呗!我以前每年都会打修缮城墙的石头,这个活计我熟。”

“也是,这可是你们家祖传的手艺。”

另一个汉子也凑过来问道:“赵老拐,你跟官府的人熟,你说他们说的一天给十五文工钱这事是真的不?以前每年修缮城墙都没给过一文工钱,这突然一下给十五文一天,我咋听着那么不靠谱呢?”

赵老拐:“应该是真的。我听我邻居说,他们之前在山里给医仙门的人干活就是这待遇。”

“真的假的?”

“应该不假。我那邻居跟我一样是个石匠,性子比我还老实,跟我们家关系也不错,不会说谎骗我。”

这时又有一个人凑了过来:“我邻居也回来了,跟走时相差无几。不像我,瘦巴得跟个老头儿似的。早知道他们在山里过得那么好,当初我就该跟他们一起躲进山了。”

“像你这么说,这医仙门是个好的了?就怕是为了收买人心,故意这样为之。”

另一个人冷嗤一声:“你管他是真的对我们普通人好,还是为了收买人心假意对我们普通人好,我们只要得到实惠不就行了?”

“你这话说得倒是没错。”

这时,前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大家都围过去看热闹。

原来是一对小乞儿也要来干活。

大的那个男孩儿大约十一二岁,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在恳求管事:“大人,大人,我力气大,我能干活儿,我们兄妹不要工钱,让我们吃一顿饭食就行。”

孩子怕付春他们不要他们兄妹干活儿,当即和他妹妹合力抬起一块,不知道是谁放在街头的石头给他们看。

苏文君骑着毛驴从军营过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

“少门主来了!”

有眼尖的人看到苏文君来了,大喊了一句,人群齐齐回头,见真是她来了,自动让开一条路,方便她过去。

抬石头的那兄妹俩赶紧放下石头,朝苏文君跪下恳求:“少门主,我们兄妹真的很有力气,求少门主让我们兄妹来县衙干活。少门主,我们兄妹不要工钱,让我们吃一顿饭食就行。”

这兄妹俩哥哥叫余三斤,妹妹叫余四妹。家里大人都被进城的敌军杀了,留下兄妹俩在城里乞讨为生。

跟他们兄妹差不多大的十几个孩子也哗啦啦的跪了一地,“求少门主让我们来县衙干活,我们不要工钱,让我们吃一顿饭食就行。”

苏文君扫了一眼兄妹俩,又看了看县衙前来报名干活的人,见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副瘦巴巴的模样,穿得也是补丁叠补丁,且还不是棉衣。

心软道:“修城墙,采石,砍树,烧砖等都是重体力活,只要十五到三十五岁的男子。不过像挖土,背土,把石头敲碎这些活计倒是可以让你们来干,但我们只管一顿饭食,不会给工钱,夜里也可以睡在我们安排的屋子里。”

这些孩子都不大,给了钱不一定是好事,不如让他们吃一顿饱饭,提供一个住的地方来得实在。

“多谢少门主!”

“多谢少门主!”

.......

走到付春跟前,低声对他吩咐:“付总管,两个城门附近不是有不少空房子?你让人把这些屋子收拾出来,让这些没地方住的人住。”

“是,少门主,属下这就派人去安排。”

“嗯。”

离开县衙,苏文君找到管后勤的刘阳交代道:“刘管事,中午的稀饭煮干一些,再一人配两个粗粮馍馍和一份小菜。毕竟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菜里的油水足一些。”

想到有些男子的饭量比一般人大,又交代了一句:“要是两个馍馍不够吃,可以让他们再多加一个粗粮馍馍。老规矩,只能肚饱,不能把食物悄摸带走。”

他们做的馍馍用料很扎实,用的全是麦子磨成的面粉,只是没有去麦麸而已。

一碗稀饭、两个粗粮馍馍,外加一份菜,完全足够让一个成年男人吃个八九分饱。

她有空间托底,一向不在吃食上抠搜节约,也一直觉得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是,少门主!”

中午吃饭时,众人见稀粥比以前给官府干活时吃的稠了好几倍不说,还给他们配了两个海碗大小的粗粮馍馍,和一份油水十足的小菜。

“这也吃得太好了!”

“是啊!凭这饭菜,就算不给工钱我也愿意来干活儿。”

“我看干活的人中有好些十来岁的毛孩子,明天我也把家里的小崽子带来干活。”

“我也是,不仅要把我儿子带来,还有我媳妇儿和妹妹也一块儿带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家里好久没吃过一顿带油水的饭食了,我想把她们带来吃顿带油水的饭食,不要工钱。”

听到这些议论,有那心眼子多的趁中午吃饭食的休息时间,直接回家了一趟,把家里大大小小全带到了城门前干活,就连家里还在吃奶的奶娃子都被背到了城门前。

他们想好好表现一番,第二天再来时就能顺理成章留下干活,混一顿饱饭吃。

付春巡逻时看到这一幕,瞬间一个头两个大,回去就把这事禀报给了苏文君。

苏文君听完不在意的笑了笑:“他们想干就干吧,你们在工地上转得勤快一些,多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便是。”

“少门主,虽说我们打下县城时缴获了不少粮食,但要是不节制,很快就能吃完。”

“无妨!多一个人手干活就能快一分完工。我们赶在敌人来攻打我们之前,多建半米高瓮城就会多一分安全保障。”

“还是少门主想得透彻!属下这就去安排。”

“去吧!”

鲤鱼谷里有些原本就住在县城的人,听说苏文君他们把县城打下来了,急需人手干活,好些人都下了山回了原来的家。

县城附近躲在山里的村民们听说城里在招人修城墙,每天不仅有工钱拿,还能管一顿饭食,当即扛着家里的扁担箩筐来了县城。

人多,吃得也不错,这些人干起活来那速度,真是一天一个高度。

苏文君每天从城门前飞过都会感慨一句:“真是一群基建狂魔!”

把手城里的事理顺,每天都带着墨鲲出去巡逻,时刻关注着边城和附近县城里的敌军动向。

如她推测的那样,敌军的运粮队通过边城,朝着他们的县城来了。

那边刚出边城,苏文君立即带着人在前面必经之路埋伏。

他们埋伏的这面往官道延伸的山坡不算高,目测应该也就三四十米。

虽是冬季,山坡上的茅草也枯萎了,但还是有很多绿色的小杂树丛可以藏人。

华夏军们身穿苏文君特意研究出来的迷彩服,往小杂树丛里那么一藏,除非对面的人有热成像仪,或者是有苏文君这样的修仙者,不然他们压根儿发现不了一点儿。

不知过了多久,苏文芝低声问苏文君:“三妹,好像有动静,是不是运粮队伍来了?”

苏文君立即把神识散出去,果然看到一支长长的运粮队伍正往这边缓缓移动。

带头的是一个身穿盔甲手持长枪的大胡子将领,后面跟着一队三十几人的骑马士兵,骑兵后面跟着一辆辆运粮车。

其实就是用骡子拉的板车。

板车上是一袋一袋用大麻袋装好的粮食、肉干等吃食,码的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