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明·惠帝似乎有意介绍赵咎,对姜昀笑道,“阿劫同朕一起长大,三岁启蒙,四岁习武,父皇在世之时常说,阿劫之姿,少有人及。就连我,每见小舅,都不免自觉形秽。”
先帝在世时,对赵咎这个比自己儿子年纪还小的小舅子可谓是疼爱无比,连带着明·惠帝和赵咎的感情也格外深厚。
两人一同长大,名为舅甥,实则情同手足。
虽然赵咎尚未入仕,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惠帝对他有多偏护。有他在,赵家日后说不定还会出现一门两公的辉煌!
周围坐的都是近臣,闻言纷纷而笑,一同捧场夸赞赵咎。
常山笑道:“要是连陛下都自觉形秽,那我们这些大老粗,岂不是更加无颜见人了?”
“老常,你又不靠脸吃饭,怕什么?”说话的是梁皇后的父亲,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
随着他这句话落下,周遭安静下来。
明·惠帝面无表情,他知道梁父一向看不惯卫国公,但没想到他会在这么多大臣面前打他的脸。
按照惯例,皇后之父皆为宰相,如先帝在位时,赵堰就是卫国公兼尚书令。而轮到明惠帝登基,梁氏女为后,梁父却只在门下省任了个谏议大夫,甚至都不是黄门侍郎这样有实权的职位!
差别如此明显,梁父又怎么能不心存怨气?
他身为明·惠帝的岳父,不说做尚书令、中书令,难道还连一个黄门侍郎都不配?
当然不配!
赵咎面上无异,心中却冷笑一声。
明·惠帝虽然对梁皇后真心一片,但还不至于被狗吃了脑子,以梁父的才干,能让他做谏议大夫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太抬举他。
毕竟一般的谏议大夫可不会这么没脑子,公然反驳皇帝的话!
明·惠帝前脚才夸完,他后脚就跟着嘲笑赵咎“靠脸吃饭”,不是明晃晃地打脸是什么?他是皇后的父亲,又不是明·惠帝的父亲!
明·惠帝会忍他就有鬼了。
“梁大人喝醉了,扶下去醒醒酒。”淡淡的一句话,令梁父愣在原地,随后面色涨红。
这次皇家筵席,梁皇后抱病没来。
所以在场包括常山在内,没有一个人帮梁父说话。
明·惠帝冷哼一声,没见他在帮阿劫刷未来岳父的好感?真是白瞎一双眼,光长个子不长脑!
蠢货!
姜昀淡淡一笑,对卫国公举盏敬道:“令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可见赵令君教子有方。”
卫国公摆了摆手,“小孩子过家家罢了,哪里值得姜使君如此夸赞。”
两人相互敬酒,和和气气的模样,反倒把挑事儿的常山衬做了一个笑话。
若是换做之前,大家兴许还看热闹不嫌事大,但现在……
使君!
令君是时下对尚书令的尊称,而使君则是对刺史的尊称。
卫国公是尚书令毋庸置疑,那姜昀呢?
不是说明·惠帝准备让他做秦州太守吗?怎么又变成刺史了?
要知道,这两者之间的权力可差了大了!
明·惠帝夸完赵咎,又开始夸姜昀。
“素闻天水姜氏以诗礼传家,历代人才辈出,文武兼修,今日得见姜卿,方知所言非虚。”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姜昀淡然一笑,目光不经意瞥向贵女席位。
微风吹起纱幔。
隐约可见姜璎坐姿端正。
像一个小大人。
姜昀眸光微微柔和,想到妻子,阿蘅,你看见了吗?我们的女儿还活着。
“阿劫,既然姜卿愿意收你为弟子,你还不快去倒酒,好好服侍老师。”明·惠帝的话把姜昀的思绪拉回现实,他什么时候答应收赵咎为弟子了?
姜昀微微皱眉,面上不动声色,客套道:“赵九郎出身颍川赵氏,赵氏人才济济,何须我来指点?”
赵咎笑道:“我才疏学浅,若能得先生教诲,哪怕只言片语,亦是受用不尽。”
明惠帝默默给小舅点了个赞。
很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