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表姐,找凿井工匠
李世民怎么都没料到,混小子的一首诗,竟然会给大唐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当然他不清楚,这其中除了诗的作用,还有不良人托的作用。
“啧啧...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山五十州。这诗写得多霸气啊,真想提三尺剑去边疆建功立业。”
“我大唐已经在关山西边收取了13州,还有37个州等待着我等去收复呐。”
“兄台,咱们一同提剑去西域,混得最不济也能当个小小的官吏。”
“同去同去,听说高昌、伊州、浑州都缺武侯,我们去那边看管奴隶做事,干满3年就能当小吏。”
...
宋朝以前的朝代,不仅王国的统治者尚武,就连民间的百姓一样尚武。
魏叔玉之所以让不良人造势,还不是想大唐百姓永葆尚武的血性。汉族屹立至今而不灭,就是靠的骨子里的血性。只要那股血性不失,汉族将会永远引领这个世界。
皇宫,御书房内。
“陛下陛下,天大的好事啊,皇榜处好多百姓要去边疆参军。”
“啥??”
李世民很懵逼。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那些府兵实际上就是军户。随着大唐均田地以及休养生息的政策执行,很多老百姓并不想儿子落为军户。
成为军户虽说免掉徭役与赋税,但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抽走去打仗。
“侯爱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侯君集躬身道:“陛下,微臣派人去询问过,原来他们是受一首诗的影响。”
李世民虎目猛地一震,脸上闪过浓浓的不可思议。
“难道是那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山五十州不成?”
侯君集重重拍下大腿:“陛下,正是这首诗啊,真不知是何人所作,写得也太豪迈了。”
李世民总感觉心情难以平静,缓缓长吐一口气道:
“这首诗乃魏驸马所作,真没想到它竟然会让一些人主动去参军。”
这时房玄龄、魏征、萧瑀等人,也被带进御书房。
“见过陛下。”
“你们莫非为百姓们积极参军而来??”
“回陛下,正是此事。”
“玄龄你怎么看?”
房玄龄沉思片刻,“陛下,这肯定是好事,不过也得慎重。”
高士廉也跟着附和道:“陛下的确得慎重。某些州县军户太多的话,不利于那些州县的赋税。”
李世民点点头:“先将他们的情况都登记下来,然后好好商议如何分配。朕觉得他们主动参军,所分的田亩上要有所照顾。依朕看的话,每户分50亩的军功田吧。”
“啊??”
房玄龄等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等他们离开后,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信件发呆。
混小子说的法子,真能让冯盎主动分家?
......
被李世民念叨的魏叔玉,此刻别提多尴尬。
“玉儿过分了啊,回长安也不说来姑姑家拜访一下。”
高密说完,狠狠捏了下魏叔玉的脸颊。
“娘亲,您别把玉哥儿给捏坏了。”说话的是段简璧,高密公主的女儿。
“你呀,与叔玉没打多少交道,为何要向着这个坏东西??”说完高密娇嗔点下魏叔玉的前额。
没等段简璧开口,魏叔玉笑嘻嘻道:“姑姑好见外,昙娘是叔玉的表姐,向着我这个表弟不应该嘛。”
高密又点下他的额头:“你呀就是嘴甜。说吧,今天主动来姑姑家,又有什么事找你姑父?”
“俨哥传回一封信,这不给姑姑带过来。”说完将信递给高密。
看着手中的信件,高密像做梦一般。古代要传一封信极其困难,否则也不会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
趁着高密看信的功夫,魏叔玉与段简璧聊起来。
“表姐,姑父他人呢?”
“还在工部当值,已经派奴仆去喊他,过一会就会回来。”
魏叔玉仔细打量下她,然后朝郑丽婉吩咐两句。
“表姐,我见你眉间郁气颇重,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高密红肿着眼放下信件,似乎想到什么,他一把抓住魏叔玉的手臂。
“玉儿,阿璧的事或许你能帮上忙。”
“娘亲??”
段简璧脸颊羞红。这种事怎能说给表弟听,虽说他只有11岁。
“你这孩子,玉儿或许真能帮得了你。”
高密将段简璧的情况,详细说给魏叔玉听了一遍。
原来段简璧结婚两年多,一直都没有怀上孩子。
“我当是什么事嘛,等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