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声由远及近,像一根针扎进耳膜。江风卷着湿气钻进衣领,陈骁站在浮萍边缘,**尖上挑着那截烧焦的黑色系带,指节攥得发白。他没动,只是盯着水下那根缠着残带的沉木,仿佛在确认某个逻辑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
他把布料仔细装进证物袋,封口时手指有些发抖。肋骨处的钝痛一阵阵往上顶,呼吸里带着铁锈味,但他没停。转身往回走,每一步都陷进松软的泥地,鞋底粘满了青苔和碎石子。
回到车上,他接通车载电沟通技术科,声音压得很低:“黑车残骸优先提取中控台存储,密封送检,标一级溯源。”
对方回应了什么,他没太听清。耳鸣还没退,像有根细针在颅内缓慢旋转。
车子启动,他没开大灯,只借着远处高架桥的微光驶离江岸。方向盘上沾着已经干涸的血迹,呈暗褐色,他用袖口擦了两下,没擦掉。手机插上充电器,屏幕亮起,自动跳转到技术科内网登录页。他输入账号,调出王美兰的户籍信息。
城西老小区,五栋三单元402。登记照片是五年前的,女人站在厂区门口,穿着蓝色工装,眼神有些空。
他把地址设成导航终点,顺手将证物袋塞进副驾储物格。系统在他意识里安静运行,没有触发。他知道现在该问什么,但他得先拿到更多东西。
到小区时,凌晨三点十七分。楼道灯坏了两盏,他摸黑上到四楼,耳朵贴上门板静静听了五秒。屋里没动静。门缝底下有条细长的胶带印,边缘微微翘起,像是最近被撕掉又重新贴过。
他从工具包里取出**,撬开马桶水箱盖。水位正常,但盖子内侧有几道新鲜的刮痕。他伸手探进夹层,指尖碰到一个硬物。
一张泛黄的名片。
瑞士联合银行,客户经理,姓名模糊,电话号码部分褪色。背面有一小块暗褐色的印记,不大,形状不规则。
他用棉签蘸取样本,装进密封管,拍照上传到法医系统。后台自动同步到沈昭的终端,不用她亲自处理。系统提示:血型是A型Rh阴性,和焦尸的O型对不上。
他把名片收进证物袋,贴上标签。时间指向三点四十二分。
回警局的路上,技术科来了电话。黑车残骸里打捞出一块固态硬盘,是军用级加密存储,常规破解至少要七十二小时。他挂掉电话,心里默问:“硬盘底层有没有可追溯的数据残留?”
视野中,系统无声响应。【证言识谎】功能自动启动,模拟数据流反向追踪。几秒后,红框跳出:【检测到覆写前的数据残影,疑似账户信息,关键词:UBS,Geneva,Account_******】。概率标注63%,提示“数据碎片化严重,需物理介质辅助还原”。
他立刻调转车头,直奔技术科。
值班工程师正试着用热成像读取芯片残留电荷。陈骁递上防毒面具的残片:“这东西接触过高热,可能影响存储稳定性,先排查受热最严重的区域。”
工程师点点头,接过证物袋放进光谱分析仪。屏幕上波形跳动,十几秒后,一段十六位的字符序列短暂出现,随即断裂。
“只能恢复到这了。”工程师指着屏幕,“原始数据被多重覆写,但底层还有微弱信号残留,像是银行账户编号。”
陈骁盯着那串字符。UBS开头,六星遮蔽,后面是数字和字母混合。他调出瑞士银行通用账户格式,比对已恢复的部分,匹配度达到89%。
他打开内网档案系统,输入“王美兰”和“瑞士银行”交叉检索。没结果。
再试“环保局”“三年前”“火灾”“抚恤金”。依然空白。
他拨通林晚秋的内线。电话响了四声才接通。
“帮我查三年前环保局纵火案的家属登记。”他声音很稳,“死者姓名,李国强。我要他妻子的信息。”
“现在?”林晚秋问。
“现在。”
等回复的时候,他调出王美兰的社保记录。参保单位是空的,缴费中断在三年前六月,正是火灾发生后的那个月。医保卡没有使用记录,银行账户零余额,名下无房。
像是一个被彻底抹掉存在的人。
林晚秋回电时,他正对着硬盘数据残影出神。
“查到了。”她说,“李国强妻子登记名叫王美兰,身份证号一致,案后领了一次性抚恤金八万六,签过字。之后没有任何官方登记记录。”
“签字样本还在吗?”
“在档案库里,纸质的。”
“调出来,扫描发我。”
不到三分钟,一封加密邮件到了。附件是签字页照片。他放大比对王美兰在电子厂入职表上的签名。笔迹非常像,但入职表上“王”字起笔更陡,收笔拖得长了点,像是有人刻意模仿。
他把两张图并排显示,心里默问:“这两份签名是同一人写的吗?”
系统启动【案情推演】。红框浮现:【相似度78%,但入职表签名有临摹特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