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贞观之治
第七十六章贞观之治
当信中那庞大的黄金和香料数目,以及室利佛逝国王臣服的国书内容被念出来时,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那些曾经质疑秦源“耗费国帑,穷兵黩武于海外”的保守派官员,一个个面色涨红,低下了头。
事实,胜于雄辩。
龙椅之上,年轻的皇帝李治,脸上泛起了抑制不住的潮.红。
他登基以来,一直活在父亲“贞观之治”的巨大光环之下,处处受到以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集团的掣肘。
而今天,探索号的成功,就像一道划破阴云的闪电,照亮了他的帝王之路!
这是他力排众议,支持秦源才取得的成就!这是属于他“永徽之治”的功绩!
他看向秦源,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信赖。
他知道,只要有这位帝师在,一个远超贞观的,属于他李治的辉煌时代,已经不再是梦想。
东宫,文华殿。
今日的气氛,有些说不出的古怪。
皇太子李弘,一个才六岁的孩童,端端正正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小脸上满是严肃。
他的面前,坐着两位老师。
一位,是当朝国舅、太尉、元老之首,长孙无忌。
另一位,是太子太傅,格物总院祭酒,秦源。
皇帝李治,与已是皇后的武媚娘,就坐在不远处的御座上,名为旁听,实为观阵。
这场面,是李治与朝堂旧势力妥协的结果。
太子一日**经,一日格物。今日,是第一天。
长孙无忌先来。
他面容肃穆,手里捧着一部《论语》,声音沉稳。
“太子殿下,为君者,当以修身为本,以儒道治天下。
今日,臣为殿下开讲《论语》……”
他讲的,是圣人经典,是千年不易的道理。
李弘听着,小小的脑袋一点一点的,眼神却有些涣散。
这些之乎者也,对他来说,太过枯燥。
一个时辰后,长孙无忌讲毕,行礼退下。
轮到秦源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只见秦源两手空空,身后跟着两名格物院的匠人,抬着一个用巨大黄布罩住的圆球状物体,缓缓走入殿中。
“秦太师,这便是你为太子准备的课业?”
长孙无忌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轻视。
教导太子,不以经义开蒙,却弄来这些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成何体统。
秦源没理他。
他只是对着御座上的李治和武后微微躬身,然后走到了那个巨大的物体前。
“太子殿下。”
秦源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量。
“今日第一课,我们不读书,我们看世界。”
他伸手,猛地将黄布扯下。
嗡—
殿内,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
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体,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蔚蓝色,上面点缀着一块块绿色、黄色的陆地图案,球体被一个精巧的黄铜支架固定着,可以自由转动。
它太美了。
美得不像凡间之物。
“这…这是何物?”
李治也站了起来,眼中满是震惊。
武后的凤目中,更是异彩连连。
小太子李弘,早就从座位上跑了下来,他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围着这个比他还高的巨大球体,转来转去,伸出小手,想摸,又不敢。
“此物,名为‘地球仪’。”
秦源轻轻转动了球体,它便平稳的旋转起来。
“陛下,殿下,我们脚下的大地,并非天圆地方,而是一个和它一样的,巨大的圆球。”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脑中炸响。
大地…是圆的?
这彻底颠覆了他们千百年来的认知。
秦源走到地球仪旁,伸手指着上面一块熟悉的、用明黄色标注的巨大疆域。
“这里,便是我大唐。”
他轻轻说道。
李治和武后快步走下御座,来到地球仪前,他们的目光,死死的盯着那块黄色的区域。
疆域辽阔,山河壮丽。
可当他们看到,这片在他们眼中无比巨大的疆域,放在整个蔚蓝色的球体上时,却只占了其中一部分…
那种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那…这里是?”
李治指着西边的一大片土地。
“回陛下,那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