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发生的这场德国间谍破坏铁路事件,伊朗政府里面的外国官员群体成为了这场事件的受害者,和伊朗外国官员一同沦为受害者的还有苏联人。

苏联的工业在苏联国土的东方重新绽放,为苏联人生产了大量的装备武器。这些工厂生产的武器可以在苏联人的外部援助被断绝的情况下,低限度的维持在斯大林格勒战斗的苏联红军的消耗。

但航空汽油、药品、被服、粮食这些物质苏联人对英美的援助非常依赖。

特别是航空汽油目前苏联人的航空汽油几乎全部依赖于英美的援助,而不幸的是这些物资大多都是通过伊朗航线来运输的。

因为伊朗航线离东线战场更近的缘故,所以这些苏联人更需要的物资就交给了伊朗航线运输。

伊朗纵贯铁路被炸毁,导致了伊朗航线停摆。苏联北部的北极航线因为海面结冰也陷入了停运状态。

苏联人在伊朗纵贯铁路修好之前,唯一能接收英美援助的航线就是只能利用单程线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物资的远东航线。

伊朗航线的停运对苏联人来说已经是格外的不幸了,而更不幸的是伊朗航线停运发生在德国人进攻最为激烈的时刻。

英美援助的骤减让此时苏联红军的力量低于巴列维世界历史上这个时期苏联红军的力量。

而德国提前的放弃了北非战场和得到巴列维故意透露的高产青霉素菌种研究信息,让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德军势力更加强大。

原本在北非战场作战失利的隆美尔也被希特嘞派到了东线战场,协助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苏联红军的进攻。

而隆美尔的老部下们--北非军团摇身一变成为了第十三集团军,在德国国内经过短暂的修整和补充后,第十三集团军立马被希特勒投入到了苏德战场这个绞肉机中去了。

变换了名字的第十三集团军重新的回到了隆美尔的手中,在隆美尔的指挥下新加入的苏德战场的第十三集团军很快对战场的局势造成了改变。

苏德战场上德军的补给一只存在问题,但要是和北非战场上的德军补给相比那苏德战场上的补给简直就是充沛无比。

十二万德军士兵其中更是有五万人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一干多辆坦克、绝对的空中优势,再加上可观的后勤补给。

这是隆美尔自从被调派到北非战场后,打的最为富裕的战斗。

隆美尔在抵达苏德战场前线之后,没有立马组织军队对苏联红军发起进攻。

苏德战场的地形环境和隆美尔熟悉的北非沙漠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在这个陌生的战场隆美尔首先要做的是熟悉战场情况。

隆美尔利用自己手上的兵力对防守的苏联红军进行试探性进攻,自己亲临战场调研苏德战场的战场环境。

终于,隆美尔摸清了苏联红军的大致实力和自己所面临的苏德战场的战场情况。

现在轮到隆美尔进行表演了,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军没有被希特嘞投入残酷的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而是被派往到了库尔斯克和斯大林格勒中间的这段战线。

隆美尔通过对苏联红军的进攻发现,苏联红军和北非战场的盟军完全不一样。

盟军的军队在战场局势陷入劣势之后就会撤退甚至溃败,而苏联红军哪怕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会坚守在阵地上。

苏联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让隆美尔无从下手,但很快隆美尔就发现苏联红军的破绽——古板。

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军作为一支新加入战场的军队有着充分的施展空间,苏联人的顽强让德军很难在苏联人的战线完成大的突破,所以隆美尔放弃了自己一贯在北非战场上采取的突进战术。

而是改成了对小股苏联红军发动钳形攻势将其包围的战术。

利用着一战术,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军每次的进攻往往只会将苏联红军的数干人包围歼灭。

虽然每次取得的战果都不大,但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军出动的太过于频繁了。

量变引起质变,短短数月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用这种小型的钳形攻势消灭了苏联红军十万余人。

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城区陷入残酷的巷战期间,白雪覆盖了战场。隆美尔的第十三集团军利用雪地和天气的掩护,肆意的对战线上的苏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