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仪走出柳府,方才阴霾的天空此刻已然放晴。
璀璨艳阳洒在身上,她轻舒一口气,如卸心中千斤重担,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光彩照人。
雨莲本还在担忧黎元仪会失意难过,见状也高兴起来,“殿下,现下还早,咱们接下来去哪呢?”
黎元仪微微一笑,“你不是还带了些澄心堂纸和笔墨么,等下便由你送去皇庄吧。”
雨莲不解:“公主就不想亲自去看看?”
黎元仪摇摇头,“我就不去了,明日就是考校,何必耽误他功夫,我就在马车上等你。”
雨莲会意,扶着黎元仪一起上了马车,“昨日奴婢去取澄心堂纸,管事的太监说上贡得少,这些日子正短缺着,是以给奴婢换了别的纸。”
“也不碍事,你且先送便是。”
马车迎着灿烂阳光东去,消失在平康坊街角尽头。
*
翌日,松山校场外。
黎元仪刚踏下马车,就见一道笔挺的月白身影直直端起手,躬下身去,十分郑重地朝自己行了个大礼。
“多谢公主诸多照拂,奴感激不尽。”
眼前人说完仍没有起身的意思,低着头维持着行礼的姿势。
“免礼,请起。”
黎元仪随口应道,待那人挺直腰身,她抬眸细看,倒吃了一惊。
眼前这位身着月白锦袍,头戴玉冠,风度翩翩的男子正是那书僮。
略一打扮,便与前日赏花宴上初遇时的他大不相同了。
这也是第一次她离得这样近细细打量这个本不在她前世命运里,却阴差阳错被她抓住,当成救命稻草一般的人。
其实,该表达谢意的人是她。
“不过是些寻常之物...”黎元仪心绪复杂地开口道,“再者,本宫也要多谢你,那日不曾当众戳穿......”
她话音忽滞,自上空幽幽飘下一片红叶,打着旋儿在她眼前停留了一瞬,下一刻落在了眼前男子的肩头。
明明是初夏时节,抬头也是满眼青翠如茵,怎会有红叶?
黎元仪怔愣,下意识伸手捻起那片落于肩头的红叶。
她并未注意到,指尖轻掠过的瞬间,那男子顷刻耳尖泛起一阵嫣红,直直蔓延进脖颈深处,连呼吸都屏住了。
校场内远远传来铜铃悠扬的声音,想必是太后一行人已入场。
“公主请放心,今日的考核,奴一定全力以赴。”
黎元仪暗忖,他嗓音低沉,也不知是不是信心不足的缘故。
也是,太后说过若三关不过便要取他性命,可他又不是那三五岁便开蒙,有名师教导且家族全力支持精心培养的世家公子。
今日要考的“言”“书”两关无疑是他的弱项。
黎元仪并没有抱希望他能在太后眼皮子底下顺利通过,因此早有准备。
她出声安慰:“你且放宽心,即使没有通过也不打紧,本宫保证一定有法子救你,绝不会让你送命。”
书僮没有吭声,只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
也不知是相信还是不信。
待黎元仪桃夭色的身影渐远,无人注意的角落,那书僮弯腰拾起落于地上的那枚红叶,吹去上面的浮尘,小心翼翼地收于怀中。
*
松山校场内印有龙腾的旗帜迎风猎猎翻卷如云。
今日少帝并未前来,高高伫立的观台上,扈太后一身绛红色华裙端坐于中央,裙幅上金线绣成的凤凰纹样闪得人头晕眼花。
瞥见不远处过来的挺拔身影,扈太后微眯双眼,端起一旁的白瓷茶盏,不动声色地浅抿一口。
茶汤澄澈,映出深不见底的眼眸,被杯沿遮住的唇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微扬。
今日的考核,她自信这书僮无法通过。
目光却越过茶杯,居高临下地审视渐行渐近的这人。
呵!也是攀上高枝了,没穿来灰扑扑的破布,改穿月白素袍了...这一身倒显得他肩宽如山,身姿魁梧......更兼束腰下精窄有型的腰线和那步步生风的稳健步履...啧啧......
今日松山校场来了许多人,京中重臣与他们的家眷自然包含在内。
随着那书僮越走越近到了高台下,观台侧席上女眷们交头接耳的声音也越发热闹起来。
扈太后本有意教他受人奚落和冷眼,却不想此刻瞥见的全是那些个女眷含羞的红脸和眼波。
扈太后是过来人,自然看得懂这是什么情形。
她心下不快,可也得承认,眼前的人虽是卑贱之躯,却也是很有几分勾人气度的卑贱之躯。
平心而论,若不是他和公主有牵连,她本可以高抬贵手留他一命,收在宫里,让他做个贴身服侍的内官......
“母后万安。”
一声“母后”打断了扈太后的遐思。
黎元仪端端正正行了礼,抬眸见扈太后盯着自己,神色显然有些不虞,“母后方才在想什么呢,儿臣走近,您都没注意到。”
扈太后抚平裙摆上的褶痕,又抬手扶了扶发髻上的凤簪,“既来晚了,就快坐下吧。”
显然是不愿与她多说,想必是还有些怄气,黎元仪便也不再问,只依言坐下。
扈太后觑了黎元仪周身的装扮,干笑道:“今日也算你的大日子,却不见你在自己身上花心思,倒将底下那个打扮了一番,远远瞧着只当他是个儒生。莫不是以为今日两项考核是看行头便轻轻松松可以过的?”
“母后说笑了。”
黎元仪不想现在就起争执,顺手端起茶盏,只管垂眸喝茶。
扈太后见黎元仪一副装聋作哑的样子,遂气不打一处来,再开口便扬起声音,只教众人都听个清楚。
“真金不怕火炼,可若是朽木,便是镀了金身也依旧是一根朽木,火中一炼还是顷刻成灰。”
此言一出,观台上众人也交头接耳议论起来,黎元仪透过观台朱红的木栏注视那立于台下的高大身影。
这样的距离,他一定是能清楚听到扈太后说的话的,但他的反应比起宠辱不惊更像是恍若未闻,没有丝毫情绪和波澜,只脊梁一如既往的挺直。
气氛烘托到这里,扈太后也算满意,朝身侧侍立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林公公立刻会意,“铛—铛”敲了两下铜锣,“肃——静!”
“开始吧。”扈太后淡淡开口,盯着高台下的书僮,眼中流露出一丝讥讽:
“‘言’这一环节所考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儒学经典,并不是什么艰深的学问,做得到通明经义,对答如流,便算通过。”
扈太后抬手指向左侧观席上端坐着的十几位少年,他们脸上尚有童稚之气,却个个作青衫纶巾的装束。
“这是哀家特意请来的童生,他们不过十四五岁,若是连这些童子生都比不过,自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