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措施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姜嬛垂着眼睫,手心里沁出一层冷汗。
霍临的目光从那个白玉小瓶,缓缓移到姜嬛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
他没有去拿那个玉瓶,也没有追问那本子虚乌有的古医书,只是站起身,将她紧紧地拥入怀中。
这个拥抱来得突然而猛烈,仿佛要把她揉进骨血里。
【她很担心朕追究这些吗?】
【可是朕一点都不在乎。】
【无论这奇遇是真是假,无论这药草来自何方,只要是她带来的,朕都信。】
【她在,一切就有希望,朕毕生所愿,也唯有此事。】
姜嬛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沉默的怀抱里,莫名就红了眼眶。
他从不追问她的来历,也从不逼迫她说出真相。
是因为他害怕听到答案,更害怕失去她。
这样想着,姜嬛只觉一颗心又温又热,安安定定。
她回抱了霍临一下,将脸埋的更深。
感觉到怀中人的放松和那一点微小的回应,霍临的眸光也染上暖色。
他轻叹一声,终于松开了手臂,但目光依旧胶着在她脸上。
“剩下的事就交给朕处理,你先回宫休息,好不好?”
姜嬛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没有探究,只有关切。
她心里最后一丝不安也消散了,点了点头:“嗯,但你答应我,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透支自己。”
“朕知道。”霍临唇角弯了一下。
【她的关心,就是朕最好的补药。】
直到姜嬛的身影消失在殿外,霍临脸上的柔和才缓缓收敛,重新恢复帝王的冷肃。
他看着那个白玉小瓶,沉声唤道:“王德贵。”
“奴才在。”王德贵应声而入。
“把谢允之给朕叫来。”
“是。”王德贵不敢怠慢,连忙退下。
不一会儿,谢允之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皇上。”
霍临将手中的白玉瓶递给他,语气平静:“此物是一种珍稀药草汁液,或对时疫有奇效,朕命你,即刻携此物以及培育的那批药草,前往太医院,召集太医秘密研究其药性、用法,看看能否大量生产。”
“所需一切人手,朕予你特权,直接调取,研究过程中的任何进展,直接报于朕知。”
谢允之闻言,神色立刻专注起来。
他接过玉瓶,仔细端详了一下。
“微臣领旨,只是皇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上,恕微臣冒昧,不知此药草来自何处。”
霍临闻言面色一肃,语气陡然加重:“你做你的研究就是,至于来历,你无需过问。”
谢允之瞬间明白了霍临的意思,也意识到了此事可能涉及隐秘。
他连忙躬身,不再多言:“微臣明白。”
另一边。
姜嬛回到未央宫,虽然因为霍临的信任而安心不少,但一想到江南的疫情,心情依旧沉重。
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光有灵蕴草可能还不够,必须让百姓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如果有防疫手册,把基础的防护知识普及下去,说不定会对防控疫情有用。
说干就干!
姜嬛立刻让人,把留在宫内驻守的太医叫了过来。
几位太医很快便赶到了未央宫,个个一头雾水,不知皇贵妃娘娘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姜嬛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道:“诸位太医请坐,今日请诸位来,是想与大家商议一下时疫防治之事。”
“若能使百姓知晓些基本的防**子,譬如饮水务须煮沸、勤以皂角净手、病家需与他人隔开……或许能减少疫病的传播,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太医们闻言,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惊讶之色。
这些法子听起来简单,但细细一想,却无一不暗合医理。
只是以往这些多是医家注意之事,从未有人想过要将其系统整理并推广至寻常百姓。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抚须沉吟道:“娘娘所言,确有道理,时疫之传,多由口鼻秽物所致,若能令百姓注意这些,确能起到防护之效,只是推行起来恐有难度,百姓未必肯听。”
另一位太医也点头附和:“是啊,尤其是饮水煮沸、病家隔离之事,施行起来颇多不便,民间或有抵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