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博额角上的冷汗,已经从细密的汗珠汇成了小溪,正沿着他那张写满“我是权威”的脸颊顽强地向下探索。
他引以为傲的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仿佛被刚才那个奶声奶气的声音给打断了脊梁。
“咳。”李院士在一旁适时地轻咳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老马,挺住,别当场裂开”的关切。
陈部长则没那么客气,只是用眼神示意他:“别愣着了,总工还没说完呢,听讲。”
马文博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自己碎了一地的自尊心重新吸回肚子里。
他强压下心脏被架在火上烤的惊悸感,用微微颤抖的手指,在面前的加密电脑上输入了一连串复杂的密码。
“我……我需要核对一下。”
他嘴上这么说,更像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下一秒,一份标记着【最高绝密】的“星光芯片”项目内部报告被调取出来。
随着鼠标滚轮的滑动,一行行冰冷的数据,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精准地扇在他的脸上。
【第9次光刻胶配方优化……失败。】
【第13次……基材出现不可逆塌陷,失败。】
【第17次……良品率4.8%,项目评估:失败。】
……
马文博的脸色,从煞白转为铁青,最后化为一片万念俱灰的惨绿。
林天所说的失败次数、良品率……分毫不差!甚至比他记忆里的数字还要精准!
这已经不是什么“消息灵通”能解释的了,这**是开了天眼吧!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晃动感传来。
马文博抬眼一看,只见林天不知何时已经爬上了他的真皮办公椅。
由于个子太小,他只能坐在椅子边缘,两条小短腿悬在半空,一晃一晃的,右手还拿着奶瓶,时不时嘬上一口。
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他,没有嘲讽,没有炫耀,更像是在看一个终于解出“1+1”的幼儿园同学,带着一种“你可算整明白了”的欣慰。
“马叔叔,你那个分子结构图,画错啦。”林天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屏幕上一张复杂的分子模型图。
马文博顺着林天指的方向看过去。
那张图,是他们团队耗费数月心血,修改了上百次才最终确定的光刻胶核心分子结构。
马文博精神一振,几乎是本能地反驳:“不可能!这是经过超级计算机模拟验证……”
“你们在苯环侧链的叔丁氧羰基(BOC)保护基团旁边,加了一个氟原子来提高酸敏性,对吧?”林天晃着腿,奶声奶气地问。
马文博一愣,下意识点头。这是他们方案的一个微创新,也是他们自认为的得意之笔。
“可是你们没算过,EUV光子的高能轰击,会让这个氟原子和BOC基团产生‘量子协同跑路效应’。它们不是按你们设计的剧本,一个一个脱落,而是一激动就手拉手直接离家出走,顺便还把分子主链给踹了个洞。所以你的薄膜才会塌陷。”林天用最童真的语言,解释着最残酷的物理现实。
“量子……协同跑路效应?”马文博嘴巴微张,大脑处理器瞬间被这个闻所未闻的名词给干烧了。
他立刻召集了“星光芯片”项目组的所有核心研究员。
几分钟后,十几个龙国最顶尖的纳米材料专家挤在办公室里,表情从最初的莫名其妙,到听完马文博转述后的荒谬震惊,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坐在老板椅上喝奶的“总工”身上。
“你们看,就像这样。”
林天似乎觉得解释起来太费劲,他从椅子上滑下来,跑到墙边的白板前,踮起脚尖,拿起一支红色的儿童画笔。
在众人死寂般的注视下,他画了起来。
没有草稿,没有迟疑。
一个个苯环、碳链、化学键,在白板上流淌出来。
虽然只是儿童画,但其中显现出的分子结构图模型,其复杂与精妙,让在场所有博士、教授都感到了智商上的窒息。
“传统有机高分子,就像用乐高积木搭房子,积木之间靠的是卡扣,一推就倒。”林天一边画,一边用自己的逻辑解释,“EUV光子,就是一只穿着铁靴子的哈士奇,冲进来一顿乱踩,你们这房子能不塌吗?你们总想着给积木喷点胶水加固,方向就错了。”
整个办公室,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研究员都像被施了定身术,看着白板上那副堪称艺术品的分子图,又看看那个身高只到自己膝盖的小小身影,脑子里只剩下一片“我是谁,我在哪,我读了二十年书到底学了啥”的哲学迷思。
“我不认同!”
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是团队里最年轻的博士后,周宇。
他少年成名,心高气傲,是马文博最得意的门生。
他快步走到白板前,指着林天画的图,沉声道:“根据我们最新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BOC基团在极紫外光下的离去能垒很高,你说的‘协同跑路’,在理论上概率极低!”
他迅速在旁边写下一串密密麻麻的薛定谔方程和密度泛函理**式,试图从理论上捍卫团队的尊严。
林天抬起头,只是瞥了一眼。
“你这个模型,忽略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耦合效应。”他伸出小手指着公式里的一个积分项,“还有,你这里的哈密顿算符,参数错了。按照你这个算,别说光刻胶了,你往一块豆腐上照光,它都不会有反应。”
周宇的脸“唰”地一下涨红了。
他顺着林风指的方向,呆呆地看着那个被指出的参数,大脑飞速运转,一分钟后,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错了……真的错了。
那是一个为了简化计算而引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