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公主司马韵,是贤妃之女,太子同父异母的妹妹。算算年岁,新安公主的确到了议亲的时候了。

她也知道,庾刺史之所以觉得这婚事能成,也正因为新安公主是贤妃所出。太后看不上贤妃,所以也不会将新安公主许配给王氏。

而如若配给庾逸,则不光给了庾氏一个面子,又不至于辱没了新安公主,乃是各取所需。

可是……

——“叔父想让在下迎娶新安公主,还找了子珩做说客。可在下并不愿意,请夫人务必阻止子珩,让他不必插手这门亲事。”

方才,庾逸对孙微道。

孙微问他:“世子与公子乃故交。公子若对无意于这门亲事,何不与世子直言?世子向来不爱管闲事。若公子不愿,世子定然不会再管。”

庾逸却苦笑,道:“坏就坏在,子珩在叔父面前,竟是一口答应了。他对在下说,他也觉得这门亲事极好。故而,在下才不得不求助于女君。”

孙微当时听得这话,也颇是吃惊。

司马隽一向不喜欢理会这等闲事,不知如今搭错了哪根筋,竟是转了性。

再看司马隽。

只见他也看着自己,神色并无异样,询问的语气也颇为真诚。

孙微想了想,道:“庾刺史莫不是太心急了些?三吴和广州的战事才结束,世子回到建康,还有一大摊子事要顾,如何得闲去管庾氏的家世?再者,世子是朝廷重臣,难道竟要去做这保媒的事?”

司马隽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道:“我如今倒也没那么忙。反正回了建康本就要去见太后,不过顺道提一嘴。若能成人之美,我倒也乐意当这媒人。”

孙微愈发觉得不对劲。

以她对司马隽的了解,他绝非有这等兴致的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妾与不曾见过新安公主,这婚事妥当与否,妾着实说不上来。”她说,“不过妾以为,无论是否妥当,世子皆不可出面说媒。”

“哦?”

“新安公主毕竟是太子之妹,若要议亲,太后十有**要先考虑王氏。若王氏族中有适龄男儿,也就径直定下了。世子若插手进去,只怕忤逆了太后,反倒让太后不高兴。如此吃力不讨好,妾劝世子三思。”

司马隽颔首,道:“夫人所言有理。不过夫人有所不知,宫里的公主,并非全都配给王氏。只有太后喜爱的一两位,才能得此殊荣。新安公主不在此列。我以为,太后不仅不会将她配给王氏,反倒十分乐意将她配给伯悠。”

孙微道:“世子既然这般笃定,为何还来问妾?不该去问问庾公子的意思么?”

司马隽看着她:“想来,伯悠已经和夫人说了。他不愿意?”

这人,有时死犟,有时倒是鬼精。

“说了。”孙微看被戳破,也不再隐瞒,“公子不仅和妾说过,他说,还曾与世子说过。可世子却对他的意愿不管不顾,未知何故?”

“自是为了伯悠考虑。”司马隽振振有词,“庾氏没落,阖族上下,皆寄望于伯悠。他若能尚公主,乃有利无弊。与此相较,他本人好恶,却在其次。新安公主性情温和,亦饱读诗书,在我看来,与伯悠看为良配。”

“即便如此,庾公子既是不愿,那强行撮合的人便是恶人。”孙微道,“这恶人,不该由世子去做。世子与庾公子有多年的情义,怎可如此败坏了去?世子若是不问妾的意思,也就罢了,如今既然问了,妾便只有不妥二字。”

“哦?”司马隽看着他,“夫人以为,只要伯悠不情愿,我便不该去促成这门婚事,对么?”

“正是如此。”

“那么我若不情愿,夫人可会促成我与王璇玑的婚事?”

孙微一时愣住。

只见司马隽继续道:“当初我等启程前往三吴前,长公主曾与夫人商议此事,夫人想必没忘。太后也跟我说过,待战事结束,就要议亲。如今建康就在眼前,孝期也只剩下七个月。若我不同意这门亲事,夫人便打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