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姝丹骑着马停在他身侧,“上次一别谢御史,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二人相视一笑,活像两只狐狸。

随着走出城门,官道上人烟减少时,谢青忽然说道:“没想到一别几日,你们在京中掀起不小的风波。”

万姝丹举着双手,“冤枉啊谢御史,这若云可是自己撞我身上的。”

谢青眯着眼看向远方的官路,“金川楼一塌,京中的形势真是变得波云诡谲。单说这画舫一事,至今仍不知幕后主使是谁。”

万姝丹摸摸下巴,“巧了,我也不知道。所以这才顺着若云的线索去顺天县看看,没想到这么巧就与谢御史同行,看来御史台最近挺忙的?”

谢青说:“那日郡主都看见了,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万姝丹拉长声调“哦”了一声,“离天子这样近,御史台也知道不少秘密吧。”

谢青意有所指,“最大的秘密不就在我旁边吗?”

万姝丹哼笑一声:“谢御史知道这么多秘密,却不选择躲起来,非要站出来,真是勇敢过人。”

谢青轻夹马腹,“你是他的妹妹,我自然也要照拂你。”

这句话消散在烟尘里。

万姝丹愣住了,她脸上半是困惑半是惊讶,最终笑了出来,“真有意思。”

顺天县在京城东偏南,距离京城骑快马需多半日。

万姝丹与谢青此行并不算急切,所以到顺天县外的时候已近黄昏了。

顺天县外不远处有一条河。

万姝丹骑着马在河前停了下来。她被河中一块洲渚吸引了目光。洲渚上建了一座庙,万姝丹这个角度正好看到庙的背面。

“这河中间怎么有座庙?”

二人走上了旁边的一座桥上。

谢青眯着眼看向那座庙,“规模不大,许是受地形所限。但从外表上看起来,怎么有点像个城隍庙?”

万姝丹率先下了桥,“城隍庙?建在城外的河中间吗?这是什么道理?”

谢青只是摇头。

二人快骑几下马,在庙前停了下来。果然是座城隍庙。

万姝丹扯了一下嘴角,“还真是座城隍庙。怎么看里面香火并不旺盛呢?炉中都没有燃烧的香火。”

谢青翻身下马,“进去看看。”

万姝丹跟在谢青身后进了庙里。她先是看了看香炉,里面有厚厚的香灰,但总体来说较为平整,插着几根未燃尽的香柱,只在香柱附近才有段段落灰。她将眉头一挑,这庙果真没什么人来祭拜。

随后她径直走进庙中,整个大堂面积不大,城隍像占了一多半的位置。供桌上十分干净,供品也都是新鲜的。她绕到侧面,往后看了一眼,神像紧贴着墙壁,没有缝隙。

谢青从外面走了进来。

万姝丹敲了敲供桌,“这庙确实不大,连侧堂都没有,就这一间。”

谢青绕到了另一侧,“城隍庙的建制是有相应规定的,有的地方三进两厢,有仪门、有侧厢、有戏台、有池井。这里似乎太简陋了一些。”

万姝丹走到神像正前方,“有可能如你所说,受限于地形。为了不显过于拥挤,就一切从简了。这里虽然香火不旺,但也是有人常来打扫的。”

谢青碰了碰供案,“走吧,进县城了。”

这个时间,主街上人流还算不少。

谢青带她走进一家羊汤店,点了两碗羊杂。

店家看二人服饰得体、价值不菲,问了一句:“二位第一次来顺天吧?”

谢青适时面露惊讶,“此话从何说起?”

店家和缓地笑了笑,“二位仪容如此得体,一看就像是外来的。顺天这地方不在周边州县的进京之路上,所以很少有外人前来。”

谢青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瞒店家,其实我二人是来走访亲戚的。”

店家皱了皱眉,试探着问:“可是刘府?”

谢青露出困惑,戒备地问:“你是从何得知?”

店家“嗐”了一声,“刘府是本地唯一大府,所以是我猜的。不过,您二位呀,来晚了。昨天下午刘府举府搬走了。”

谢青这回是真的吃了一惊,“什么!举府搬迁了?”

店家点点头,“可不是。不过刘府确实不算是本地人。”

谢青笑了笑,跨过这句话,“确实如此。只是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店家打量着他们,“你们不是本家?我也是听说的,他们像是往南边去了。”

吃过饭,谢青与万姝丹离开了主街。

万姝丹仔细听了听声音,周边无人,她小声问:“没想到刘府这么快就走了,难道若云之死已经走漏了风声?”

谢青说:“时间上如此巧合,确实可以作此推论。”

万姝丹有点懊恼,“没想到还是晚来了一步,你接下来作何打算?”

谢青看向她,“你意下如何?”

万姝丹思索道:“若云那个养母之死很有问题,而且有关刘府的许多事情尚不清楚,我觉得可以先去顺天县衙,查一查这些事情。那个店家说他们是往南走了,实际上有可能并非如此,不如找县衙,让他们暗中探访周边村县,找找这些人的行踪。”

谢青颔首,“所见略同。”

二人统一了意见,往县衙方向快速赶去。

到了县衙,谢青出示了官凭。

顺天县衙的县令秦从接过官凭,打开一看,吓了一跳。他将官凭合上,恭敬地双手递还给谢青,“不知谢御史到顺天县有什么事情?”

谢青说:“确有一事,你对刘府了解多少?”

秦从问:“您说的刘府,家主可是刘文?”

谢青点点头。

秦从回忆着说:“刘文一家应当是五年前迁到的顺天。他们不是本地人,原籍在永州。因为做生意的缘故,定居在了顺天。刘家主要贩卖香料,有熏香用料,也有日常家常饭菜里用的香料,种类颇多。”

谢青问:“他们贩卖的香料里,有没有一种叫做金荆榴木的香料?”

秦从点头,“确有此种,此香价钱不菲,在顺天这样的地方很少能流通起来。因而我就派人留意了一下,发现他们将这种香大多都是卖给京畿的那些庄子的。”

谢青说:“所有与刘府相关的东西,一会儿都送过来。我们这几日要宿在县衙之中,秦县令多费心了。”

秦从忙称不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