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女官心声
其他人也发觉了声音的来源,眼神也悄然转向了那名女官。
惊讶那名女官的嘴唇没有动。
说话声依旧在耳朵旁萦绕。
在场能听见声音的人仿佛见鬼了。
这是腹语,还是……心声。
十三皇子坐不住,试探地问了一句身旁的太监,却表示没有听见什么女声,那他们听见的就不可能是腹语,那就是……
乾武帝敲了两下桌案,示意众人安静。
那女官也浑然不知,没注意到殿内的古怪。
她偷偷摸摸紧盯着一处,为了不引人注意,还若无其事地四处观察。
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是端坐着的十皇子。
这十皇子……
【虽然来到了这宣朝,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得也不好,但竟然能让我看到年幼版的鱼鱼陛下,也算是弥补了我受伤的心灵。】
【宿主,平静平静,不要太激动了,被人发现咱们就完了。】
众人正竖起耳朵偷听那女官与那个叫“系统”的对话,感到一阵惊奇。
在场的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女官的神异之处。
他们看坐在上头的乾武帝还没动作,也不敢多说什么。
装作若无其事地用膳。
卫昭看在座的皇子大臣一心干饭,不禁咽咽口水。
【统子,你说今天的饭很好吃吗?吃得这么快,不会呛着吗?】
话音刚落,年龄还小的十三皇子就被饭呛到,咳得撕心裂肺。
在乾武帝投来的眼神下,捂住嘴,努力恢复平静。
【我好饿呀,来到这我就没吃好过,我的炸鸡、火锅、烤肉、奶茶……,好久才能来我的肚子里面。】
【刚刚出锅的炸鸡带着诱人的油脂,沾上我最喜欢的甜辣酱,金黄酥脆的皮和鲜嫩多汁的肉,一口咬下去,那味道……】
【还有火锅,特别是牛肉,切成薄片,在滚烫亮红的锅底涮几秒捞出来,裹上自己放的调料,鲜香麻辣。】
【烤肉,那也是别具滋味。】
【……】
卫昭已经沉迷于给自己画饼的幻想中,两眼发直。
祝余听到这一串报菜名,明明正在吃饭,感觉更饿了。
他已经多久没吃过这些东西了,现在连辣椒都没传进来,吃个菜还有季节性。
【统子,我好久才能回去?】
【安心安心,等永昭帝登基后,你就可以选择回去了。】
【啊,那岂不是我还要经历延平之乱,要死好多人。天下户数减半,那朝廷上的大臣就像韭菜一茬一茬的死,我还活得了吗。】
【我不要啊,你说我要不要现在去抱鱼鱼陛下的大腿。】
听到“延平之乱”的大臣恨不得拍案而起,抓着卫昭的肩膀问“延平之乱”是什么事情,怎么死了这么多人,官员怎么就变成韭菜一茬一茬的死呢。
【你可以去试试,但现在的永昭帝很佛系,应该不会接受你的。】
【为什么鱼鱼陛下不去夺嫡,以前看宣朝史书只是遗憾鱼鱼陛下是在延平之乱后才成为皇帝。如果他在乾武帝之后继位就好了,延平之乱就不会发生了。】
【可我要经历延平之乱,我就恨不得鱼鱼陛下下一秒就登基。】
大臣想用力摇摇卫昭的肩膀,问鱼鱼陛下,就是那个永昭帝到底是谁。
他怎么就不去争。
他怎么就不去进步。
乾武帝听到延平之乱,怒火在眼底酝酿,用力抓住扶手平复心绪。
延平之乱造成如此惨剧,怕是和大雍朝的吕安之乱比也是不分高下。
到底是谁干的!
对被提及的永昭帝,乾武帝直起了身子,升起了几分好奇。
那个永昭帝,这个女官竟如此推崇,不知他的功绩如何。
乾武帝想起那个女官目光灼灼的盯着他的十皇子,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祝余感受到了乾武帝打量的目光,身体不由一僵。
“老十。”
“儿臣在。”祝余应了一声,站起身,顿时成为了殿内的焦点。
“到朕面前来。”
“儿臣遵旨。”
祝余硬着头皮越过众人惊讶,嫉妒,复杂的眼神中走出来,站在乾武帝面前。
乾武帝眯着眼睛打量着自己以前很少注意到的儿子。
回想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印象,平庸,没有野心。
没想到只是平庸之才的儿子,竟有扶大厦之将倾之能,帝王之资。
卫昭也感受到了殿内奇怪的氛围,回过神来。
【统子,发生了什么,鱼鱼陛下怎么站在那里。】
祝余听到鱼鱼陛下这四个字,冷汗直流。
我为什么站在这里,你说呢。
现在好了,因为你,我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永昭帝了。
乾武帝十分诧异,这个拙讷的儿子真是永昭帝。
“老十,最近泰东地域深受洪灾,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
祝余明白这道题,是乾武帝在试探自己。
要么送命,要么送分。
无论他答得好不好,因为那位女官的神异话语,皇帝,皇子,大臣都有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诸位皇子的想法肯定是,他答得好,说明他以前在示弱隐忍,此子断不可留;如果他答得不好,说明他心机深沉,此子断不可留。
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干脆向乾武帝展露锋芒,争取得到他的几分筹码。
祝余正在琢磨对策,就听到了一道女声。
【统子,那个乾武帝怎么突然向鱼鱼陛下问策了。】
【我鱼鱼陛下发光的机会到了,我记得当时他在位期间也遇到了泰东地区洪灾,但他完美解决了这次水患,有些措施到了后世也在借鉴。鱼鱼陛下一定可以的。】
系统无情地打破她的幻想。
【别想了,永昭帝是不会在这时发光的,他只会苟住。】
【永昭帝就是这大雍的最强学婊,其实他什么都懂,只是一直在隐藏实力。】
乾武帝锐利的眼神扫向祝余。
祝余只想回应她,你别说了,你再说一句,我别说有发光的机会,连发热的时候也不会有了。
祝余咬咬牙,上前恭敬行礼,道“儿臣愚钝,仅有些粗浅想法,共有四策……。”
内容从赈济灾民到吏治改革,条理清晰,见识独到。尤其关于沧河水患的治理方案,竟给乾武帝一些启发。
乾武帝听完,沉默打量他,随之大笑一声,指着祝余对殿内大臣道:“朕这个儿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大臣们只能应承着乾武帝,不敢多言。
心中也重新估量这个十皇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