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一百零五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御书房的炭盆噼啪作响。
李二指尖轻叩案几,目光扫过眼前一众秦王府旧臣。
群臣面前,是一张刚刚展开的关中地区舆图。
罗颢站在舆图旁,低头沉吟片刻。
"牛老将军这话在理,受灾的百姓,唯一希望就是有一口吃的!"
“可大唐承袭前隋的粮仓基本都在运河周边,若是等到天灾发生再临时调动,根本来不及……”
“所以必须要寻个合适的明目,在开春以后便将粮草转运过去!”
听到罗颢的话,房玄龄等人均是面色沉思。
而一旁的几名武将一向脑子只有一根筋,便直言不讳的问了出来。
“为什么预防救灾还需要寻别的理由,陛下直接下旨以此事调运粮草不就行了?”
尉迟敬德率先忍不住,开口询问。
其他老将军也是满脸不解。
不等罗颢解释,已经想明白过来的长孙无忌先替他解释出声。
“罗侯是担心有人会从中作梗,干扰这件事情的进行!”
武将们都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的狠角色,闻听此言纷纷大怒。
“何人敢如此大胆?!”
“陛下亲自下旨,居然还有人敢不配合?”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视一眼,皆是对这些性子烈如火的武将们感到无奈。
“阴奉阳违的小人多的是,陛下的旨意他们自然不敢违背,但寻个别的理由拖延,却完全能做到!”
罗颢负手而立,洒然一笑。
不得不说,李二手底下这批谋士智慧确实非同一般。
自己只是稍作点拨,他们便明白针对的是谁。
“可是,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秦琼最是沉稳,此刻也跟着皱起眉头。
却听罗颢幽幽开口:“当然是为了利益!”
见所有人投来目光,他面露讥讽笑容:
"若是直接说要防蝗灾,只怕明日米价就要涨到五百文一斗。"
群臣纷纷皱眉:"你是说……"
"粮商都在世家手里攥着呢。"
罗颢手指重重戳在漕运枢纽广通仓的位置。
"咱们这边说备灾,他们那边就敢烧了粮仓嫁祸天火——三年前河南道水患时,崔家不是干过这一手么?"
御书房陡然陷入死寂,
李二眉头紧锁,面露寒意。
“朕倒是没想到这一点,难怪你刚才请求朕分开召见诸臣……”
“自古以来,天灾对于百姓而言,是随时会灭亡的悲惨之事!”
“但对于掌握权力的阶层,却是难得的发财机会!”
“晚辈敢断定,若是让他们提前知晓此事,一定会想办法在转运粮草的事情上动手脚!”
群臣纷纷面露愤慨。
“若是这些人敢这么做,当真算得上逆行倒施,惹来**人怨了!”
罗颢与李二对视一眼,皆是无奈一笑。
“没办法,世家门阀在地方的影响力实在过于巨大,根深蒂固几百年,现在还要倚仗他们来具体实施此事!”
李二眉头轻皱,淡淡道:“诸卿都是朕最信任的重臣,就由你们替朕寻个主意,该如何在那些世家不知晓具体事情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此事?”
房玄龄等人也跟着皱起眉头,冥思苦想。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思索,也寻不来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倒是有个主意……”
少年清朗的声音响起,引来所有人的目光。
看到罗颢胸有成竹的模样,群臣纷纷露出好奇。
这位少年国侯,行事向来走一步看三步。
既然他说自己有应对方案,那必然是做了充足准备!
就连李二也是舒展眉头,露出一抹笑容。
“罗卿,说来听听……”
罗颢偷偷撇嘴。
好家伙,自己终于又变成罗卿了!
这不就是纯纯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嘛……
不过事关关中百万百姓的生命,他也没有犹豫。
袖中手指悄然掐算着各州郡粮仓的数目,最终笃定开口——
“陛下若要瞒天过海,只需下达三道圣旨。”
他抬手指向面前的舆图:“其一,传檄十二卫府兵换防陇右,造足大军压境之势!”
“其二,命工部赶制千辆粮车,将‘北征’二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