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得民心者得天下
军事上,李世民一向是认为自己在一应帝王中是数一数二的,听后世评价也是如此。
从南打到北。北伐成功的第一人。
“取地图来。”饶是天幕没有仔细的说说各地方的势力划分,听天幕说出的地方,也是有利于他们得到一些有效的信息。打仗的事,李世民认为需要不断学习的,朱元璋竟然是居于他之下的帝王,更应该学学看看。
【张士诚跟朝廷索要王爵不成,便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被奉为吴王,拜徐达为中书省左相同。而张士诚在逼死元浙江丞相后,势力大增,其势力范围南至绍兴,北有通州,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县、濠州 、泗州、浏宁等州,西面还有宜兴、常州、江阴一带和朱元璋相接。
【到这一步,朱元璋更是明确的要打。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传檄讨伐张士诚,先取淮东通、泰两州。以切断张士诚江北之援。徐达为主帅,领常遇春等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兵至泰州新城,采取围城打援之策。又分兵取兴化诸县,经月余血战,攻克泰州,擒五千余人随之进围高邮。
【无论是陈友谅亦或者是张士诚,都是有本事一方诸侯。张士诚自察觉朱元璋的计划,开始在江南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保宜兴形势吃紧,徐达渡江将其击败,以令张士诚的第一次计划以失败告终。
【至正二十六年,徐达回师高邮。张士诚为破坏朱元璋的战略,避免江淮之间的作战联系被乱,一看徐达回师高邮,也是赶紧派兵增援。而被张士诚派往去增援的那位认为张士诚有意将自己驱入死地,没有听令。这可不是给了徐达大好的机会。战机嘛,内乱出了乱子可比外面的进攻更能要人的命。
【因此,徐达毫不犹豫的让常遇春留守泰州,他则领兵直取淮安。果然大破张士城的船队。接着他又继续回师兴化,进攻濠、泗、徐三州。淮东诸地悉被攻克。在回师的路上,徐达转攻安丰,大败元将,再次乘胜克颍州。啧啧啧,真就是捉了一息战机,迅速打破了整个僵局。瞧瞧朱元璋手下的人和张士城手里的人,差距在哪儿,不怪朱元璋得了天下!】
嗯,无论是谁都明白,能够捉住一丁点的机会赢的人,赢了就是赢了,由不得谁不服。也不可能不服。
徐达一系列的仗打下来,那可是一次都没有输过,谁能不承认那是善战之人?
【自此,张士诚的势力大大削减!直接被压到江南浙两地区。朱元璋必须是趁敌势弱,趁人病要人的命。随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大军直驱太湖,开始对张士诚发起全面进攻。
【打起来,张士诚一败再败,可是援军不断,一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张士诚。徐达为先断对方的后援,于两军交战之际,果断的连袭击对方的援兵营地,断其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都没有了,军心自然大乱。加之徐达将一千降将缚予湖州城下,以令城中上下知晓,更是大乱其军心。张士诚手中的兵马一看大势已去,开城投降,湖州落入徐达手中。同时李文忠也攻克杭州 。随之吴军所到之处,南浔、吴江等地相继投降。以至于张士城自此失了左膀右臂,他所在的平江已然成为一座孤城。】
唐太宗李世民时,他是有意看看后世的人是不是真如天幕所说的那样,却突然好像,好些地方的名不太一样,一样的也有一样的,大概能够推测一些,细节上,再推敲推敲。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怔了怔,对一些旧事,朱元璋不能说全部忘记,却也是在心里对那些过往……怎么说呢,一路走来,朱元璋是不曾有半分松懈!
徐达……朱元璋与朱标由衷的道:“大明的天下,要不是有一应功臣帮忙,未知如何。”
朱标躬身道:“父亲是知道他们的功的。”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道:“恃功自傲,也是我所担心的。功高盖主。”
没有一个皇帝不怕功高盖主,朱元璋在,他是能够压得住,朱标在,也能压得住,可是,他没有忘记天幕说过,朱标会早逝。
“你定要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你得活着。你若活着,好些事自不必说。”朱元璋叮嘱,如果可以,朱元璋是想问问朱标是怎么死的。
可是,天幕早有说明,明史可信度很难说,况且,依如今天下的臣子,朝堂上的一应臣子,他们怕是不知道是何样的心态,朱元璋有意对付那些骨头软……
如天幕所言,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人们做些什么,朱元璋自是最清楚。
当然,他们断然也是不可能不还击,做出任何的事,都有可能。
但是,不怕把这些软骨头杀了,让他们通敌卖国,以后一定不知道又会出什么样的乱子?
【拿下湖州后,徐达合兵包围平江。常遇春、郭兴、华云龙、汤和、王弼、张温、康茂才、耿炳文、仇成、何文辉等诸将分段屯驻,并且开始修筑长围以困城;而徐达则屯兵于葑门外,随之又建木塔与城中佛塔相对,造三层敌楼窥探城中情势。为了对付张士诚,置弓弩、火筒和襄阳炮以不断的攻城。平江可是张士诚的老巢,经营多年,城池修建得十分坚固,吴军数月攻之不克。期间张士诚看情况不对,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最终,平江城中粮尽,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张士诚依然不肯投降。
【眼看平江城粮都尽了,张士诚再不肯降,城中无粮,必然人心大乱,徐达再次下令全军强攻,他亲自督军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张士诚一看情况,让手下的将士相继投降。事至于此,无力回天了,不想认输也终是不认。
【但张士诚毕竟经营多年,部下忠心的人不少,徐达纵然指挥全军架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