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
“稻鸭共作”的模式早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领域证实是科学且环保的,只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鸭子的体型要偏小一点,否则会踩坏稻秧,鸭子投放的时间也要控制,若是长出了稻穗则不再适合,还有鸭子本身的健康也需要及时关注,以免出现禽流感之类的疾病污染了稻田。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大有可为,但缺点就是管理繁琐、见效周期长。
方澈当时只是随意举了一个例子,并不是一定要大队采纳她的建议,但如果大队的干部们愿意与她沟通,她还能再出几个新的主意。
很可惜,并没有人愿意就这个问题与她深入探讨。
第二天,王力的表叔恰好有空,便跟着王力一起来到了雷公山。
王力的表情十分嘚瑟,把那只狐假虎威故事中的狐狸饰演得惟妙惟肖。
“表叔,喏,就是这位方知青质疑农技站的安排,说不要洒农药,要在稻田里养鸭子,真是笑死人了!”
王力表叔赵勤是个黝黑精瘦的中年人,看上去与大队的社员样貌无异,不过他鼻梁上架着的大框眼镜,倒是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
“这位小同志倒是有点想法,你之前学过农业知识?”赵勤笑呵呵问道。
这问题倒是把方澈难住了,说没有吧那她应该怎么解释自己的知识面?但说有,也实在经不起推敲。
不管了,书本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锅就先甩给书吧!
方澈笑着点头,“我打小对农业比较感兴趣,上学时也看过几本专业的书籍。”
听着两人对话,王力一下子就傻眼了,他不解地看向赵勤,“表叔......什么意思呀?您不是也不赞成这个法子,怎么这会儿还夸上了?”
赵勤瞪了王力一眼,“我只是认为这个模式不适合咱们县,可不是说这个模式本身不行!这法子《农政全书》里就提过,明朝人用鸭治蟛蜞,民国那会儿江浙一带还搞过鸭稻试验田呢!”
方澈暗自惊叹,没想到一个偏远县城小小农技站的农技员懂的东西也不少,看来她之前还是过于傲慢了些。
只是没想到,赵勤的下一句就狠狠打了她的脸。
“不过你看的书还是太落后了些,不符合咱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小方啊,你立志扎根农业报国的心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只是.....‘农业学大寨’不是请客吃饭!我们要向土地要粮,向时间要速度!你养鸭子慢悠悠地除虫,恐怕等虫子吃完了稻叶,鸭子的毛还没长齐!农药才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快速、高效,一包六六六下去药到病除,省时省力!”赵勤说得十分激动,阳光下唾沫星子闪着五彩的斑斓。
不可否认农药确实是这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增产工具,让一个还饿着肚子的人去考虑环保的问题跟何不食肉糜没有本质差别。
可,方澈有着这个时代的人不可置信的知识储备,只要愿意相信她,一切都不会演变成最差的样子。
“赵工,鸭稻共作只是我提出的一个小建议,如果现阶段采用这种模式存在技术难度,那么咱们还可以采取别的更妥当的方式,比如,针对性地利用虫害让植物分泌抑草素,或者直接使用物理手段去除杂草等等。”
赵勤冷哼一声,“你这小姑娘还真是心高气傲!或许是有比六六六更好的法子,可你问问社员们,愿意陪你去赌一场吗?若是按着你的方法到了秋天产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该怎么办?别说你会负责,你拿什么负责?”
方澈:......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好高骛远是取不得的,你的农业知识本就零碎分散,连农业专家都不敢拍着胸脯打包票说用了他的方法一定能让作物茁壮成长,你又怎么敢说这样的大话!合理的探讨我们欢迎,但你要是存着卖弄或是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心思,那便大可不必了。农村不是你表演的地方,我们要的是实干家。”
两人说话时并没有避讳其他人,所以赵勤的这几句评价一字不落全让边上的人听了去,杨雅娟已经红了耳朵,忍不住替方思君感到难堪,这位专家,说得实在太重了!她悄悄抬眸看了眼方思君,稍稍松了口气,还好......她没哭。
其实方澈真没觉得赵勤说的话有什么,她刚进入研究所时,带教老师的话比这更重,她都是默默放在心上,等到时机成熟用实验数据说话。几次之后,带教老师就不敢小瞧她了。
实力才是王道,这是末世的共识,现阶段的方澈确实没有展现出能让众人信服的实力,她不会因此恼羞成怒。
“赵工,我当然知道农民的不容易,我们的目的一致,都想让粮食的产量更多一些,不如这样......给我一亩地当做实验田,我会向大家证明我的方法是可行的,当然,产量标准与别的农田一样,若是少了,我把自己的份额拿出来补。”
赵勤没说话,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倒是王力忍不住了,开口嘲讽道,“你可算了吧,还实验田,自己都吃不饱饭要去别家蹭吃蹭喝,要是这一亩地的粮食全被你糟蹋完了你怎么赔?你要折腾去别的大队去,我们这儿可不欢迎你!”
王力毕竟掌管着整个大队的财务,平日里在社员中很有威望,被他这样一说,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方知青,明明有好法子你就别折腾了,咱们这儿穷,每年都指望着这几亩地来养家糊口,可经不起你的实验!”
“就是就是.....”
大家都是现实的,需要时恭恭敬敬,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没有几个人会表现出大度来。
这一回,连雷壮都没有站在方澈这边,当他看见方澈求助的眼神时,心虚地挪开了视线,轻咳了一声道,“小方啊,咱们听赵工的,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咱这附近的农干校似乎也有农业方面的教授,你要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偶尔过去与他探讨交流也可以。”
方澈了然,她想推行生物农药这个模式,还没开始推进,就已经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此路不通,那她寻找别的路便是,现在的她二十岁不到,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她不担心。
“行。”方澈不再纠缠,大大方方地退出了这次辩论。
王力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又把各家都喊到了一起,“我表叔,农技站的专家都说了,洒农药是让粮食增产的最有效方式!咱们今天就把钱给收了,一户给我20块钱,多退少补!要是没钱的我给你们记在账上,等到年底发钱的时候我给你们扣掉,听到了吗?”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听到要交钱,众人瞬间就垮起了脸,整整二十块钱,接下去的几个月,全家人又要紧衣缩食,不然根本熬不到秋收。
难啊!
等到众人都散开了,赵勤走到方澈身边,“小方知青,我瞧你的农业基础还算扎实,提出的想法也颇有点天马行空的前瞻性,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农技站?恰好我们还有空位,你要是想来,我可以跟我们站长推荐推荐。”
其实赵勤刚刚那样严肃是故意的,当然,不是故意找茬,而是在公共场合,若是方澈的提议被有心人听了去举报到上面,那“不服从上级指挥”之类的帽子就会扣到她头上来。
这个世道,越谨慎越好,他态度越凶,心中对方思君的维护之意就越大。
一旁的雷壮听见了,立马跑过来,“小方啊,还不谢谢赵工!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要是去了农技站,也就不需要天天辛辛苦苦在地里干活了,工作表现出色还能有个干部编制呢!”
方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编制并没有什么执念,况且.....现阶段来看,待在上层单位可能会卷入一些立场性的斗争,还不如在农村自在些,更何况,她的实验室就在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