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兰利。
一叠厚厚的报告被不轻不重地放在了副局长韦伯的红木办公桌上,标题用加粗黑体打印,显得格外醒目——《东方生物场共振理论与“普罗米修斯”潜在威胁评估》。
韦伯捏了捏自己发痛的眉心,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进行一次不怎么友好的仰卧起坐。
“生物场共振?”他抬起眼皮,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眼圈发黑、活像刚从某个神秘学**跑出来的头号分析师大卫·霍克,“大卫,你确定你没把科幻小说的草稿交给我?”
霍克的报告,一言以蔽之,就是他认为龙国人正在利用一群三到六岁的幼童,通过某种神秘的生物场,构建一个分布式的生物超级计算机。
这理论荒谬得让韦伯想当场给精神病院打个电话,预定一个VIP床位。
可问题在于,报告里附带了大量来自“蒲公英”微型传感器的“硬数据”。
那些清晰的低熵信息流波动,就发生在京州第一幼儿园附近,并且与龙国几次重大科技突破的时间点完美吻合。
数据不会撒谎……大概吧。
韦伯在心里权衡着。
让他相信一个三岁小孩是科技降临的“神”,这挑战的是他的世界观。
但让他相信一群小孩的大脑能联网,这……至少听起来像个“科学”问题,顶多是前沿了亿点点的科学。
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于向上头汇报“我们的对手家里出了个神仙”,汇报“他们可能掌握了生物计算机技术”显然更容易保住自己的位子。
“好吧,大卫。”韦伯疲惫地挥挥手,“我批准成立一个专项研究小组,给你资源。去联系那些生物物理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牛,看看他们对‘儿童脑电波与宏观环境场共振’有什么看法。”
韦伯心里已经给这个项目判了**:纯属浪费纳税人的钱,但至少能让偏执的霍克暂时闭嘴,别再拿“三岁神童”这种鬼话来烦他。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学术乌龙”在全球范围内拉开序幕。
中情局通过各种白手套公司,秘密联络了数十位诺贝尔奖级别的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
当这些皓首穷经的学者们,看到CIA提出的研究课题——“论幼儿园午睡时段集体脑电波引发宏观熵减的可能性”时,表情出奇地一致。
他们先是震惊,然后是困惑,最后用一种看智障的眼神看着CIA的联络员,礼貌而坚定地把人请了出去,并反手拉黑了所有联系方式。
这帮搞情报的,脑子瓦特了?研究儿童脑电波?怎么不研究祈祷对服务器运行速度的影响呢?
中情局的秘密行动在学术界撞了个头破血流,但这反而让霍克更加坚信,自己触碰到了一个被主流科学界刻意回避的禁区。
他收到了更多来自“蒲公英”的数据。
一次,幼儿园的活动课上,林天闲着没事,用积木搭着玩。
他前世是搞物理的,对DNA的双螺旋结构有种本能的美学认同,于是信手就搭了一个复杂而精巧的积木版双螺旋模型。
这一幕,通过“花匠”的远距离观察,实时传回了龙国“守望者”行动组的监控中心。
组长“龙鳞”看着画面,嘴角微微上扬:“鱼又饿了,该投喂了。”
他身边的技术员立刻心领神会,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几分钟后,一股精心模拟的、带有明显“生物信息编码”特征的熵波动信号,通过微功率发生器,在幼儿园周围被释放出来。
这股信号,被“蒲公英”探针精准捕捉。
远在兰利的霍克,看着这道全新的、结构异常复杂的熵波动图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立刻将其与之前截获的龙国关于“DNA存储”、“蛋白质计算”等前沿概念的公开论文进行比对。
“看!看到了吗!”他指着屏幕对自己的下属吼道,“这个双螺旋结构!这个信息波动!他们在用那个孩子的潜意识,构建DNA计算机的模型!”
又一块“证据”拼图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这些不断出现的“证据链”让霍克深信不遗,他已经无限接近真相,龙国科技奇点的神秘面纱正在被他一层层揭开。
但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
整个过程……太顺利了。顺利得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每次感到迷茫时,就恰到好处地递上一份“标准答案”。
这种被引导的感觉,让他脊背发凉。
与此同时,潜伏在京州的特工“花匠”发来密报,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怀疑。
报告称,京州第一幼儿园近期的安保级别出现了不正常的提升,所有外部人员,包括绿化、维修工人的背景审查都变得异常严苛,他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靠近进行园艺工作了。
而在另一边,以贝克为首的一线特工们则对总部的指令感到无语和沮丧。
他们是受过最严酷训练的精英渗透专家,不是来研究“儿童脑电波”的神棍。
“头儿,我们还在等什么?再不动手,那个叫林天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贝克在安全线路里向霍克抱怨,“我们应该想办法接触他,而不是在这里分析什么该死的‘生物场’!”
霍克无法解释自己的怀疑,只能强硬地命令他们继续待命。
龙国,某秘密基地。
“守望者”行动组的指挥大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