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在场的人没有哪个的思路跟得上陈寒。

陈寒很明白跟这些人讲道理,那就会越陷越深。

既然这四个人敢站出来了,他们肯定有一堆的道理等着你。

而你如果直接毫不讲道理地砍掉他们是很爽。

但这些人背后支持者肯定就乱七八糟传坏话。

你可以不在乎,但百姓们还真可能会被他们洗脑。

老百姓不能说好与坏,只能说他们是中庸,听到什么就是什么。

陈寒马上要改革变法,没那么多时间给他们树立什么人设不人设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我诬陷伱。

既然我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名声威望,我又知道你在胡说八道,那我就诬陷你。

我不给你们任何反驳的机会,就算以后你们说再多。

人家一听这个故事,噢,原来他们可能是倭寇。

大家都讨厌倭寇,即便远在京师,可听说倭寇上岸上来烧杀抢掠这些事情,那都是痛恨至极。

这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扣在你脑袋上,你就算是想摆脱,都难。

这就是舆论。

这才是舆论最正确的办法用法。

以前是读书人掌握舆论,他们手上有笔呀,想写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是陈寒掌握舆论,他身后边有东南、有山西那么多百姓受了自己的恩惠。

口口相传,也比这些人要快得多。

所以干嘛不用?

四个人明显愣了。

可是刘挺、王虎那是多机灵的人啊。

一听陈寒这么说,立刻大喊,“拿下这四个倭寇!!”

边上那些锦衣卫也好,三大营的将士,一听,立刻要上前去。

将士们恨不得上去就把他们给踩碎了。

老百姓们一听陈寒这么说,肯定是相信陈寒啊。

因为陈寒刚刚解决了东南的倭寇,杀掉了很多奸商,分配了很多土地给百姓,那是青天大老爷一样的人。

这样的好官,能说假话吗?

关键是老百姓的怒火瞬间就被点燃。

“好啊!原来是倭寇!”

“难怪站出来在这里大放厥词,肯定就是想污蔑我们的青天大老爷。”

“对,他们就是倭寇,打死他们!”

“打死他们!”

十万百姓的怒火被点燃,那是相当恐怖的。

将士们还在摁着那四个腐儒,看到百姓们冲了上来,他们赶紧撒丫子跑路。

然后就听到在百姓堆里那四个书生啊啊大叫,痛得满地打滚,时间不长就没有了声音。

等人被打死之后,百姓们一哄而散,有点害怕了。

不过法不责众嘛。

一开始打人的可能也没想过会把他们给打死,最多就是想出口恶气,锤他们几拳。

可是人多了,你一拳我一拳,那就把他们给锤成肉泥。

人死了,百姓当然害怕,立刻退缩。

陈寒看到那四个不成人形的东西之后,大手一挥,“倭寇就是这个下场,以后谁要是勾结倭寇也是这个下场。至于百姓们,嫉恶如仇,痛打倭寇,值得表扬,但下次不能如此冲动了!!”

百姓们听后立刻跪在地上大喊:“青天大老爷啊,青天大老爷啊。”

“您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您又识别了一起倭寇冒充良民的案件。”

人群当中的文官想大骂陈寒的无耻。

但他们又不敢这个时候站出来。

这个时候站出来指责陈寒,说是陈寒诬陷这四个书生。

那很可能陈寒一指他们,就会说:看倭寇居然冒充官员了。

那百姓们立刻就地上前把他们也给锤成肉泥。

现在百姓都相信陈寒,肯定不会信他们。

于是这那些个官员,只能当没看到,愤愤而去。

陈寒则是顺利的进了京城。

在门口

一路上再次接受了沿街百姓的热情欢迎,他们顺利进了皇宫。

李如松兄弟二人已经返回京师。

辽东的事,处理得相当顺利。

李成梁在接受陈寒的帮助之后,幡然醒悟。

又有陈寒一个甜枣一个大棒的震慑,两百万两白银撒下去。

辽东现在一片安宁,就等着陈寒,到时候振臂一挥让他们挥师北进,有立功建业的机会,也就行。

将领比文官更容易满足,只要保证他们的收入来源,只要让他们身居高位,不至于被替换,他们就不会生事。

反之呢,如果太太平,可是朝中的官员又希望掌握军权,从而增加自己内斗的筹码,那么文官和武将就会勾结。

武将就会养寇自重,文官就会以此当做晋升的筹码。

辽东在明朝后期,为什么一直都是大明一块切不掉、甩不掉的烂肉。

不就是文官和阉党之间的内斗吗?

陈寒很明白这个道理,不是说武将就希望一定打仗,他们也不想到战场上去拼杀,一身伤痕回来,甚至回不来。

他们就希望保住他们的位置,年年有钱来拿就可以。

武将需要用钱养,但文官需要用钱、用名、用色来养。

所以陈寒为何不养一些听话的武将。

文官太难养了,他们脑子里边太多东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