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雁多数时候都是踩着点到学校的,恨不得像阵风似的刮进去。

但想到今天中午哥哥的话,她特意在校门口停下来看。

看来看去,既没看到周维方的人,也没看到像是要开店的地方。

罗雁寻思也许哥哥说的是西门,想想还是觉得绕这百来米路浪费时间,用力一踩让车轮子轱辘轱辘转。

这年头,自行车是多数人的主要出行工具。

四中的自行车棚占地面积不小,排列得没有规矩可言,密密麻麻像是个蜂箱。

罗雁有个毛病,一看这种又多又密的东西浑身鸡皮疙瘩就冒出来,每回停车取车都是用跑的。

光是跑到教室的这几步路,她的呼吸就有些不均匀,坐下来之后喘口气。

王倩云安慰:“不急,老师还没来呢。”

罗雁笑盈盈:“我就是心里急。”

她是好学生,偶尔迟到被逮住也没关系,但她守规矩,一直把自己包在一套准则里。

两个人上高中开始就是同桌,性情中又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好像缺失一些做朋友的缘分,向来只是淡淡的点头之交。

王倩云不过说一句,之后不再搭话,自顾自翻开书看。

罗雁也没吭声,照常上课听讲。

一直到放学,吴会芳问:“雁雁,你饿不饿?”

罗雁站着收拾书包:“饿啊,但回家不是就能吃饭了。”

吴会芳忽略后半句:“那咱们去买糖火烧吧。”

罗雁:“我没带粮票。”

摸摸口袋又补一句:“也没有钱。”

吴会芳:“没事,我带了。你半个我半个。”

吃的东西金贵,罗雁觉得不太合适,说:“我不吃了,晚上我哥给我带好吃的回来。”

吴会芳挽着她的手:“那你陪我去买。”

罗雁点点头,忽然想到:“西门那家店吗?”

附近也就这么一家卖糖火烧的,吴会芳:“对啊,怎么了?”

罗雁:“没事,我们走吧。”

四中原来只有西门,但因为紧挨着一座医院和另外两所学校,马路又不十分宽敞,常常挤得水泄不通,四中才在另一边的外墙上敲出新的出入口,也就是罗雁常走的东门。

她都想不起来上回从西门走是什么时候,伸长脖子看来看去。

吴会芳:“你找什么呢?”

罗雁:“我哥的一个发小要在咱们校门口开修车部,我看东门没有,觉得应该在西门。”

修车部?吴会芳:“好大的胆子,我听我爸说,现在敢去申请执照的都没几个。”

看吧,这年头,人人听了都会觉得是胆大包天。

罗雁赞同道:“他一直胆子很大。”

吴会芳起好奇心,跟着左右看,手一指:“是不是那个?”

罗雁的视力没有她好,眯着眼看一会:“好像是。”

别好像啊,吴会芳都忘记是来买糖火烧的,兴致勃勃:“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罗雁只能跟着她,假装不经意地路过,余光飘进疑似修车部的店里,发现了在刷墙的周维方。

周维方没看见人,边干活边在心里盘算着:每个月的租金五块钱,搭阁楼的成本最少要五十,以后不用住家里客厅,只是还得置办些家伙什,里里外外不是笔小钱。好在开店所需要的零配件走罗鸿的关系能省一些,但人情也是一笔债。

他在新疆快十年,兵团给知青们发工资,待遇比不上正式职工,他从牙缝里攒下的统共五百来块钱,眼下几乎颗粒无存。

说句实话,要是开张之后不挣钱,下个月他就得去喝西北风。

想到这儿,周维方居然还笑出声——他这人就这样,有烦恼也不往心里去,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

但来给弟弟搭把手的周玉瑶和周玉瑛听见了,姐妹俩对视一眼,心想可能是脑子真坏了,说:“你还笑得出来?”

周维方:“你俩怎么来了?不是说今天有考试。”

知青办这阵子陆陆续续贴出几张招工启示,录取难度可以说万里挑一,但再怎么难,大家也得去试试

周玉瑶把袖子挽起来:“考完了。”

周玉瑛没吭声,蹲下来搅和着地上的水泥。

二姐向来话不多,周维方也不以为意,只问:“考得怎么样?”

周家姐妹只差一岁,被父母当双胞胎养大,上学都是同一年。

小学毕业她们赶上大停课,复课后就到了上山下乡的年纪,两人一起去的东北插队。

文化程度嘛,约等于无。

周玉瑶:“只答得上名字。”

周维方自己也是半桶水,说:“我看街道有夜校,要不去补补课。”

周玉瑶:“我再补,能比得上老三届?”

现实就摆在这儿,市里能提供的岗位不过杯水车薪,尤其是中央这几天明确了知青回城的政策,据说光云南一省就马上有两三万人要回来。

周玉瑶想想都头疼:“不说我了,说说你吧。”

她压低声音:“我俩还有一百块,要不要?”

北大荒屯垦的日子不容易,一个工分只值三分钱。

周维方想象得出这钱是两个姐姐怎么一锄头一锄头砸出来,说:“不用,我还有呢。”

姐妹俩拢共没多少积蓄,周玉瑶不充大方:“没了你张嘴。”

周维方嗯一声,看他二姐轻车熟路补起地上的窟窿,说:“二姐还会砌水泥。”

姐弟仨天各一方很多年,对彼此的事情都知之不多。

周玉瑶:“她会得指不定比你多。“

周维方倒不小看人:“那以后说不准也能开个店。”

开什么玩笑,周玉瑶头微微转一圈:“你这前前后后得好几百吧?”

周维方还没想好要不要照实回答,就听到自家大姐说:“那不是罗卜他妹妹吗?”

周维方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只看得到罗雁的侧脸,她不知在和同学说什么话,笑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他道:“嗯,人就在四中念高二。”

罗雁出门太少,哪怕同住一条胡同,周玉瑶回京后也只远远见过一次。

她道:“这孩子长得真标致。”

周维方:“你比她才大几岁。”

周玉瑶:“女孩不比男孩,二十七已经老大不小了。”

她如果插队的时候就结婚,现在说不好都是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