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宥津沉默一瞬,“听说杜三郎在芳云庐有个常去的小院,王妃可以去那里看看。”

万姝丹吩咐,“那就去芳云庐吧。”

等到了她才知道,这个芳云庐就在层意阁的对面。

掌柜的见到安王府的马车,殷勤地跑上前来,询问:“殿下还是老地方?”

颜宥津在旁边拼命地使眼色。

掌柜奇怪道:“您这是……”

万姝丹挑起车帘,假意安慰道:“没事,不用理他。你先说说,老地方是哪个老地方?”

掌柜见了,吓了一大跳,脸色都变了,哆哆嗦嗦地说:“这这这……”

“这”字还没哆嗦完,他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行礼,“见过王妃。”

万姝丹自行下了马车,“不愧是掌柜,反应就是快。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掌柜将万姝丹往里面引,“王妃大约还不清楚,咱们这芳云庐是只听曲的地方。每位贵人都有自己偏好的雅间或者小院。殿下来的时候,去的都是楼上的竹韵雅间。”

万姝丹在大堂停住,“那,不知杜三郎常去哪里?”

掌柜磕磕巴巴问:“哪……哪个杜三郎?”

万姝丹反问:“这京城里,还有谁能称得上杜三郎?”

掌柜说:“啊,那位郎君,他比较喜欢‘满庭芳’,是个小院。”

万姝丹点点头,“带我去吧。”

掌柜睁大眼睛,“您,您,您要去‘满庭芳’?”

万姝丹抖了抖袖子,“怎么?不行?”

掌柜擦了擦额角,“当然可以,当然可以。王妃这边请。”

芳云庐里人来人往,大部分人都有着明确的方向,进来之后直奔楼上或者后面的院落。万姝丹细细打量,这些人里有郎君有娘子,以郎君居多。她此刻站在这里,倒是不显得突兀。

“满庭芳”在一众院落的最里面,右侧的墙外就是一条小街。

万姝丹走进院里,四处瞧了瞧,对掌柜说:“如果你有任何能联系到杜三郎的方式,告诉他,我在等他。”

掌柜转身欲走。

万姝丹又喊住他,“对了,五殿下平日里来,都喜欢听谁唱曲?”

杜晏得到消息时,正往桥行街去。

他昨日被自家大哥赶回了杜府,并不知道狱中的一切情况。后来大哥深夜回来,也没有透露任何字句,直接去了父亲的院落。

不过杜晏也能猜出一些,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若云死在了狱中。

可不管如何,这件事都与杜家毫无关系。大哥为什么那般小心谨慎,只字不肯透露?

杜晏没有办法,想着来金粉楼打听打听。金粉楼作为京城第一的青楼,消息的传递十分迅速。虽说真假参半,那总比两眼一摸黑好点。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仆从禀报安王妃在“满庭芳”等着自己。

杜晏喜上眉梢,她的目的多半是与若云有关,他连声吩咐,“去芳云庐!”

万姝丹坐在席间,目光落在琉璃身上,又似望着她出了神。

杜晏从侧门进来,就看到这样的画面。

听见声音,万姝丹的眼珠转了转,脸上有了点生机,“没想到河清连芳云庐,都不走正门。”

杜晏看清了拨弄琵琶的那人后,难得有些磕绊,“琉……琉璃?”

万姝丹接口道:“河清觉得如何?琉璃这一手琵琶,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吧?”

琉璃伸手按住弦,曲音登时停住了,她欠身说:“谢王妃爱戴。”

万姝丹叹了一口气,忽然想到自己学琴的往事,“学点什么不容易。即便有天分,也需要苦练不辍。你能从一众女郎中脱颖而出,必是下了苦工夫,才有的今日。与我爱不爱戴有何关系。”

琉璃微微一笑,“王妃说得是,也不全是。当年我们一众女郎跟着学艺,不止我一人弹得出色。可人与人的运气并不相同,我被芳云庐的掌柜看中,买了下来。如今也幸得贵人们喜爱。”

万姝丹听罢,颇为赞同,“你说得在理。不过运气固然重要,若是你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无法被芳云庐掌柜相中,不是吗?”

说完她站起身,“今日听得琉璃娘子一曲,确实觉出乐音存世的必要。只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下次我若是再来芳云庐,还要听娘子的琵琶曲。”

琉璃起身行礼后,就离开了。

一时间“满庭芳”里只剩下万姝丹与杜晏。

杜晏已然从震惊中走出,他笑着说:“四娘,不,我想您更喜欢郡主这个称呼吧?”

万姝丹将他上下打量一番,“知我者,杜三郎也。”

见万姝丹率先落座,杜晏也坐了下来。

“不知郡主找我,所为何事?”

万姝丹并不答,“河清这般聪慧,猜不到吗?”

杜晏狡黠地说:“总要郡主给些提示。”

万姝丹哼了一声,“好,总归是我有求于你。那我要问问杜三郎,当真不好奇昨晚京兆府衙中发生了什么?”

杜晏收起了嬉笑,“只知道后来王妃去了宫中,今早出来时,已经封郡主了。”

万姝丹说:“河清应该清楚,杜家与若云之事可以说是毫无关系,却因为是若云的主家而牵连其中。你若是再不与我如实道来,就要失去我这个盟友了。”

杜晏叹气,“我自是知道郡主找我,已然与我杜家站在一条线上。却不知郡主想知道些什么?”

万姝丹偏头看他,“你只问我想知道什么,你不想知道昨晚狱中发生了什么吗?”

杜晏老实说:“我想知道又如何?大哥除了父亲外,没有与第二个人透露过丝毫。想来这件事情并不简单,我猜,是涉及到了宫里的人。至于那若云,最坏的情况,就是她已经死了。”

万姝丹并不意外他能猜个七七八八,“不愧是河清。今日我来找你,是想问你一件事。若云她,可曾涉及过人命官司?”

杜晏皱眉,他捏了捏眉心,“确有此事。那大概是四年前,发生在顺天县。若云的生母远在颍州,可她还有一个养母,就在顺天县的刘府上当厨娘。”

“为何还会有个养母?”

杜晏说:“听说是若云儿时多病多灾,看相的人说她是个小童子,活不长,需要换命。那时候她家拿不出钱换命,看相的人就说,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让若云认一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