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指定能成!”
“我儿子弄出来的方子,哪有不成的!”
“反正这材料也不多,就是些草木灰、盐巴什么的,再弄点花椒什么的……”
“也不费事。”
“就是腌制的时间长了些。”
“娘明日就开始准备。”
苏静姝撸起袖子,又准备大干一场了!
反正今后这芽菜越来越难卖,每日倒也不用发那么多芽菜了。
空出来的时间,刚好可以弄这松花蛋。
家中事了。
方子期又能全身心投入到读书中了。
白日在省学上课。
晚上归家后,跟着周夫子一起谈经论道。
时不时的还要前往柳府,请教大宗师学问,归家后再一一传授给周夫子、方仲礼、方砚秋和花允谦……
抽出时间来,方子期还要看一些从省学借阅出来的书籍。
隔个三五日。
方子期等人还要作一两篇文章练练手。
每日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方仲礼最近格外用功!
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
而且白天在省学也是请教夫子学问最积极的那个!
每次见他老爹如饥似渴地询问韩夫子,方子期都不免微微颔首。
他这爹,确实成长了不少。
他这个当儿子的,也感到很欣慰!
至少……
他这爹愿意开口了!
这就是个好开端!
正二品刑部尚书,稳定养成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方子期等人也迎来了他们在省学的第一次月考!
月考只有一道题目。
“先之劳之,则天下之民归之!”
题目的意思大概是:统治者要先为百姓去操劳、需要带头去付出辛劳,那么天下的百姓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归附他!
这题目……
方子期总感觉在影射什么。
影射当今的老皇帝不作为?所以才会导致山岱省因大旱而导致叛军频出?
又或者在讽刺叛军肆掠了这么久,祸祸了百姓这么久,你作为君王,怎么毫无作为?
这种题目。
还真不能深思。
其实这道题还是个截搭题!
‘先之劳之’出自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需‘率先垂范、亲力亲为’!
‘则天下之民归之’出自《孟子??离娄下》!
意思弄明白了。
那接下来就是破题了。
这玩意儿…怎么写?
总不能大书特书皇帝不作为吧?
方子期还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干这种事。
他现在最大的靠山就是柳承嗣,汉江省的正四品学政。
大书特书皇帝不作为跟写反诗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可不是一个正四品学政能压得住的。
既然不能写皇帝不作为。
那就只能写是地方官员无能了!
然后再表彰一下皇帝的无奈。
如此,方子期心中就有数了。
直接开始破题!
“君道崇先劳,民心自翕归。盖主上以身率下,则四海向化;若群臣尸位旷官,必众庶离心也。”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若是君主愿意推崇带头辛劳的治国之道,百姓自然会和睦归附!若是君主若能以身作则为下属表率,那么天下就会趋向教化,但是如果大臣们空占职位却不做事,那么百姓必定会人心离散。
总结一下意思就是,恩德都是皇帝给的,黑锅都是大臣该背的。
破好题后。
方子期顿时就放开手脚干了!
“尝观古之圣君,莫不以先劳为务……”
……
“夫君之先劳,昭然可鉴矣……”
……
“当宸极垂裳之日,而宵衣旰食不遑。念边徼之未宁,则亲阅军书,咨谋将帅,不以寒暑废;虑农桑之未稔,则巡行阡陌,劝课农桑,不以风雨阻……”
……
“且君之先劳,非为一己之私,实以安天下之民……”
……
“由是观之,“先之劳之”,帝王致治之原;“天下归之”,民心响应之效。君能先劳,则虽有庸臣之梗,而民终向君!臣若无能,则纵有圣君之德,而治难速成!”
“故愿居官者,以君之先劳为法,洗心革面,勉尽厥职,则上下同心,天下可安。不然,徒负君恩,终取民怨,岂不愧于“先之劳之”之训哉!”
……
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就写好了。
通篇看下来。
就一个中心思想。
皇帝处处都好!纵使有不好之处,那也是各级官员上下欺瞒所致!同皇帝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写完之后。
方子期核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誊写好就交卷了。
嗯!
又当了一次显眼包。
主要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