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渡跟程芝通完电话之后,心情一直不佳,连午饭都没吃。

他这些年养成了习惯,有了烦心事就拼命工作,权当一种发泄,顺手也把钱挣了。

徐渡的眼睛离开电脑屏幕时,外头天已经黑了。

他这才拿起手机,看有没有什么被他忽略了的重要消息。

打开微信,红点无数,有邀请他做设计的,有约他做采访的,有之前在工作场合加了微信、每天都跟他搭讪的年轻女孩儿,还有各行各业的销售发来的新品信息。

徐渡有强迫症,必须将微信里的红点一一清除,于是他逐条点击。在迅速浏览并退出“灿烂公寓物业服务通知群”之前,他眼神瞟到了一行字,眼睑不由颤了颤,又重新将物业群点开。

“小猴子要开心”邀请“CC张颜灵”加入了群聊……

徐渡的心跳加快两拍,也就是说……张颜灵现在……住在灿烂公寓?

他紧接着点击张颜灵的头像,在对话框里输入“你住几号楼?”

可手指还没点击发送,他又把这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删了。

没头没尾的,多招人烦啊,会被当成变态吧……

所以……如果不直接问,那怎么才能知道她住在哪?怎么才能遇到她?

徐渡咬着下唇,苦思冥想。

问秦湘?秦湘不在澜城,张颜灵没必要把小区门牌号都告诉她。

拜托物业工作人员打听?这……侵犯住户隐私吧。

徐渡思考良久,终于有了头绪,他拨通了孟樟的电话,那头很快传来玩世不恭的声音。

“哟,今儿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高僧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了。”

徐渡而立之年,皮相出众,孑然一身,不近女色,在孟樟那里喜提诨号“高僧”。

徐渡开口:“我……想养……狗,你……有渠道吗?”

相识数年,徐渡从来没有找孟樟帮过什么忙,因为是头一回,导致徐渡说话时有些迟疑。

就是这份迟疑,让原本极为正常的一个叙述,显得别有隐喻,有些暧昧起来。

孟樟显然会错了意:“我不玩这个的!我靠高僧你可以啊,多年不开荤,开荤就整这么刺激,你……”

“滚!”徐渡让孟樟气个半死:“你瞎说什么?!我说我想买条狗!宠物!”

孟樟已经知道徐渡的意思了,但还是玩心不减:“四条腿的?”

徐渡彻底没了脾气,绝望地闭上了眼:“四条腿的。”

“不是我说你,高僧。”孟樟狂笑:“咱就是买个平常宠物,用的着‘渠道’这种词儿吗?你想买什么样的,我挺多朋友都养狗,而且最近有刚生了小狗的,我看符不符合你要求,要是符合我就牺牲色相,陪狗主人约会,给你要一只。”

往常孟樟这么插科打诨,徐渡早就不耐烦了,可今天他却耐着性子“请教”孟樟:“女生一般都喜欢什么品种?”

孟樟捕捉到关键信息:“女生?”

徐渡没有反驳:“嗯。女生。”

孟樟脑子一瞬间就炸了,有八千个问题想问徐渡。

高僧这还是你吗?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断情绝爱的你吗?

那女的谁啊,能让高僧还俗,这得是什么程度的仙女啊。

我想见见行吗?吃喝唱K我全包,我就见她一面,感受一下神力。

……

但孟樟了解徐渡,他要真把这些问题问出口,徐渡恐怕会当场挂他电话然后杀过来拧他的头。

所以孟樟拼命压抑内心的兴奋与好奇:“女孩子还是比较看重狗的颜值吧,中小型犬,萨摩耶、柴犬、柯基、比熊之类的,应该都行。”

徐渡沉默了一会儿,想起大学的时候,张颜灵总喜欢用的一个小狗表情包。

“萨摩耶吧。”徐渡说。

“那白搭,我朋友家的是泰迪,咱们还是得去狗市。”孟樟:“什么时候去?”

徐渡:“现在?”

孟樟:“大哥你疯了吧,现在都晚上九点了,人卖狗的也得睡觉啊。”

“哦。”徐渡点头:“那明天吧,早上八点,你来接我。”

“行。”敲定了时间,孟樟终于八卦起来:“高僧,容我多嘴,那姑娘谁啊,我认识吗?多大啊?漂……”

“嘟——”

“亮吗?”听着手机里的忙音,孟樟翻了个白眼:“真没劲。我早晚得会会这位仙女!”

……

张颜灵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好了“新家”,紧接着就开始筹备风铃巷的咖啡店装修。

风铃巷是燕子礁公园的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南巷口直通环海步行道,张颜灵租的店面就在海边。

按理说海景房的租金应该不菲,张颜灵之所以能比较轻松地租下这个铺面,是因为燕子礁公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了很多自杀案件。

燕子礁附近有两个学校,澜城大学和澜城实验中学,九十年代社会风气比之前开放,整个社会对爱情的理解都发生了变化,男女交往自由很多。

人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又往往用力过猛,承受不了失恋的痛苦,于是有不少情场失意的年轻人就在燕子礁公园跳了海。

所以燕子礁在传说里还有个名字,叫“情人冢”。

直到两千年澜城整修了环海公路,加固了海边的围栏,又在公园里设置了救援中心,燕子礁的名声才好起来。

燕子礁公园这么多年以来,虽然是很多人散步看海的首选,但因为这种“不吉利”的历史因素,一直没什么人在这里开店。

这次政/府牵头在燕子礁开发了这批商用房,售价和租金都定得很低,就是为了鼓励商贩们能来到燕子礁,带动这个区域的商业发展。

张颜灵租的铺面很大,二层还是个露台。

张颜灵就是因为这样才选中这个房子,她想创业开咖啡店不假,但还没到完全失去理智的程度。

老同学们说得对,咖啡店毕竟是“三赔”店铺之一,只靠咖啡和甜品是很难挣到钱的。

张颜灵在心里做好了规划。

一楼划分成一大二小三个区域,最大的空间用来做咖啡,剩下两个区域一个是开放式的,做成文创区,可以销售有澜城特色的明信片、冰箱贴、马克杯手帐本这些东西。另一个区域做半开放,承接一些商业活动。

读北大这样的学校还是有好处,除了课业方面,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人脉。

张颜灵有不少同学虽然学的是金融专业,但并没有走上金融相关的工作岗位,有人成了小说作家,有人做了编剧,还有人成了网红摄影师。

这快场地可以让这些人在这里举办类似签售、讲座一类的活动,能为咖啡店引流增收,还能替他们宣传,应该不难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