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上中天到金乌西坠,窈月都坐在书房的案前,一手压着书页,一手提笔写字,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奋笔疾书,偶尔拿过一旁碟子里的核桃酥往嘴里胡乱塞两口。
当常生端着点着烛火的烛台进来的时候,窈月正在黑漆漆的屋子里摇头晃脑地闭目背诵。
“倒是知道护眼睛。”常生重重地把烛台放在窈月手边的桌案上,然后把只剩渣子的空碟端着走了出去,不多时又捧着碗热气腾腾的汤羹进来,往窈月面前一搁,语气酸溜溜道:“喏,先生让我拿来的。说你中午只吃了一点,现下肯定饿了……你中午明明吃了一盘酱肉两碗米饭三个馒头,可比‘一点’多出好些呢!”
窈月睁开眼,朝常生咧嘴笑道:“夫子心善罢了,小哥莫要吃醋。毕竟以后咱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你若日日都这样酸味四溢,咱们可以收拾收拾开个香醋铺子了。”
常生气鼓鼓地瞪着窈月:“赶紧喝,喝完接着背!免得到时候背不出来,在先生面前说是我耽误你。”
“好好好,我喝我这就喝。”窈月拿起汤碗,只喝了一口,就忍不住扬起眉毛地朝常生赞道:“小哥别的不说,你可真是煲汤的一把好手。我家里有位煲了二十多年汤的厨娘,都没你这出神入化的手艺。”
常生得意道:“行行出状元。我虽然考不上科举里的状元,但庖厨间的状元我自认为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窈月“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完,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把空碗递给常生,咂嘴道:“夫子有你这样什么都会的仆童伴在身边,我这个只会读书的学生真是自惭形秽啊。
“你别胡说,先生可没把我当仆役!”常生用力地接过窈月递过来的空碗,朝她哼哼了两声,“先生说了,等明年开春,就送我去白鹭书院。白鹭书院,你听过吧,四大书院之首,从里头出来的大儒比比皆是。到时候,我也是读书人了,可不比你这个国子监的出身差!”
窈月怔了一下,心思却瞬时活络起来:裴濯要把常生送去的白鹭书院,远在距离京城千里外的淮陵。而淮陵是裴家的祖籍所在,那里有裴家老宅和祖坟……开春,正好也是春闱即将开考的时间,这个节骨眼上裴濯要把身边的常生送回老家,定是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且还是大事……
窈月还没琢磨明白,常生就“砰砰砰”地拍响了她面前的书案,让她不得不回过神来。
“灯烛有了,汤也喝了,”常生板着脸,用眼神指了指窈月面前的书本,“背书!”
“是,小的遵命。”窈月嬉笑着应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把拽住准备起身离开的常生的衣袖,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既然你也要走读书入仕这条路,咱们也算是同门了。我是喊你常生师哥,还是师弟呢?欸,说起来,我还一直不知小哥你的生辰呢,你是哪年生人啊?”
常生的神色明显一变,动作也慌乱,险些跌落了手里的空碗。
“不告诉你!”说着,常生就拼命挣脱了窈月的手,慌不择路地跑了出去,还差点迎面撞上门旁的柱子。
窈月看着常生落荒而逃的背影,眼睛渐渐眯了起来,事出反常必有妖。
裴濯连身边的小童都身份成谜,啧啧,果然深不可测。
窈月重新拿起案上的笔,举起来在空气里慢慢地写了一个“常”字。
既然裴濯对她总有提防,那她不如先从常生的身份入手,哪些词怎么说来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窈月骄傲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书没白背字没白写,如此折腾一番下来,自己起码能文绉绉地胡说八道了,不错不错,等日后见到娘亲,也能证明自己的确是读过书的人了。
酉时一到,裴濯就踏着月色,施施然地走了进来,收起了窈月面前的书和纸。
窈月看着空空如也的桌案,又偏头看了眼旁边的刻漏,哀声叹道:“夫子您老人家是在脑子里装了个漏壶吗?不然怎么能把时间算的这么准?”
裴濯在离窈月不远处席地而坐,先是端详了一阵窈月在几张纸上笔走龙蛇的字迹,然后朝她点点头:“先背吧。”
先?窈月的心尖颤了颤,难道背完之后还有其他折腾她的法子?窈月不敢多想更不敢多问,赶紧趁着脑子里的东西还热乎着,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倾倒了出来:“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在裴濯提醒了数次,偷瞄了手心上的小抄十数次,以及手臂上的小抄数十次之后,她磕磕绊绊地总算是把那本书里的最后一个字给背完了。
窈月像是脱水的鱼一样,无力地趴在桌案上,只剩下“呼哧呼哧”喘气的力气了。
“记的还行。”裴濯站起身,把窈月之前写的那几张墨渍满满的纸放回她的面前,言简意赅道,“字还需多练。”
“谢夫子指教,”窈月仍旧趴着,气若游丝地说,“学生明日会继续刻苦用功……”
“虽然春闱考场上,只需从大、中、小三经中各择其一选考,兼考《论语》《孟子》,但年末的考核里三经全考,你只通这一本并不足以应对。”
说着,裴濯从袖子里掏出另外一本书册,直接放到了窈月的眼前。
窈月抬起蔫蔫的眼皮瞧了一眼,立马心如死灰地把眼睛闭上,压着嗓子呜咽道:“《尚书》……夫子见谅,这本书实在是……过于高深晦涩……学生连读都读不通,何况是背呢……”
“哪句不通,我教你。”裴濯说着,就在窈月桌案的对面坐下,一副要传道受业解惑的认真模样。
“学生无能,全篇都不通!”窈月烦躁地拍案抬头,直视着面前的裴濯,话语和眼神里都难掩怨气,“有个问题困惑学生多时了,还请夫子替学生解惑。”
裴濯面色如常地与气势汹汹的窈月对视,“你说。”
窈月和裴濯的目光对视得久了,脸上莫名有些燥热,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气势,只能把自己的目光往下移了几分,盯着桌案道:“以学生拙见,入仕为官,要么是向君王进谏直言不讳,要么是给百姓造福闷头干事。而把这些经书背的滚瓜烂熟信手拈来,对于为官者毫无用处。难道背一两篇《周礼》《尚书》,就能助君王平天下安民心吗?显然不能。既然不能,又何必花时间在这些毫无用处的死物上呢?”
窈月垂着眼一口气说完,才重新看向端坐在自己面前,正洗耳恭听的裴濯,陡然觉得心里发虚得厉害,不得不又补上一句:“学生愚见,请……请夫子指正。”
裴濯屈指扣在案上的书封上,徐徐道:“在你口中毫无用处的经书,内可以美其身,外可以谋王体、断国论。你觉得无用,是因为你还未精通,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
窈月皱眉不服气,还想再辩驳,却听见裴濯继续不急不缓地开口。
“不过,你说的并非全无道理,经书义理的确不是唯一,”裴濯朝窈月看似赞许地点点头,面带笑意,”春闱除了经义,还会考三道时务策和一道史论。你每天除了熟记经书外,应当再加一道策问。不如,就从今日开始吧。“
说完,裴濯不等窈月反应过来,就拿起一旁的笔,沾了沾墨,又随手拿过桌案上的一张纸,寻了个空白的地方,行云流水地书写了一行字。
“前胤开国时,养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