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孝家的两口子在荣国府当了这么些年差、且当得屹立不倒,自然不是笨的。
这一大清早的,太太突然要撵人,远在潇湘馆的林姑娘这么快就得了消息了、还派人巴巴地赶了来赠礼相送,这事并不简单,却不是她们这些人好过问的。
听这丫头刻意说了这一番话,显然是在给自己递台阶。
这台阶林之孝家的愿意下。
茜雪也是林之孝家的从小看到大的。
这孩子原是宝玉的乳母老李奶奶一手带出来的人,也算得上是个“老品种”的丫头,最是老实、人又腼腆,跟如今那些不知轻重的年轻丫头们相比,更是显出一份儿难得的稳重,平日里也从没听见说她有什么出格的行动或言语传出来。
之前为了些小龃龉调她去了三姑娘那里,林之孝家的虽不知底里,却在心里早笃定全是宝玉的不是,又觉得让这丫头跟了三姑娘去、也是她的造化,所以她倒帮着劝说过愤愤不平的老李奶奶。
只是,这孩子也真是有些命运不济,本来在园子里伺候的好好的,怎么偏凑到太太眼前儿去了,又把太太给得罪了,这里头只怕还是宝玉的不是。
唉,依这孩子的为人,想来也实在是有些委屈的,林之孝家的很愿意帮帮她。
林之孝家的便道:“你放心,不敢有人说什么,这里总有我呢。这林姑娘可真是重情义,单这一份心,就难得。唔,茜雪在里头服侍这些年,按理说,也该让她给姑娘们磕了头、再出去的,可惜……唉,茜雪,你就冲着那边儿给姑娘们磕个头、也算尽尽你的心罢。”说着就向大观园的方位一指。
她想说:“可惜太太不让。”
这话当然不能就这样说了出来,这里的几人却俱听得明白。
也不知这丫头究竟做了什么,让太太当她是洪水猛兽一般,大清早的,还不知有无回过老太太呢,只叫赶紧让人领了出去,竟是一刻也不愿多等。
茜雪听了林之孝家的话,忙要跪下,却被秦雪一把拉住,笑道:“何苦来。不必磕头,我保管姑娘们都是知道你的心的。你听我说——林姑娘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这回你出去,绝不是你的错,我们是都知道的。姐姐不要难过、更不要难为自己,这回出去了,先好生歇几天,然后就好好过日子,将来总有你的道理。”
茜雪眼中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实,关于茜雪,秦雪还是很放心的。
毕竟在原著里她在宝玉那里受了委屈,闹得丢杯子摔碗的,惊动了老太太,虽有袭人帮忙说情、遮掩,虽未明写究竟是怎么撵的,最后到底没能留下来,就那样安安静静地出去了。据说,在遗失的后四十回里,到了宝玉落难之时,狱神庙里还有她和小红、贾芸等人的正面戏份,丝毫不计前嫌、更不落井下石,可见茜雪心理素质很稳、人也良善。
她的原故事线虽然大抵安全,但还是能帮则帮吧。特别是现在这个情形,很多剧情已经开始走样儿了,谁也说不好未来的走向,尽可能地让茜雪的生活过好一点,也算做一件好事。
安慰了茜雪一回,秦雪清了清嗓子,又对茜雪的娘道:“里头二爷有事,太太心里着急,难免有些误会不察的时候,这才有了这桩事。实则茜雪姐姐的为人,众人皆是知道的,连我们姑娘也是常夸她的,还叫我们要比着茜雪姐姐的样子学些见机应答呢。嗐,今日我见了大娘的人品,也就知道了,怪不得茜雪姐姐这样好,原来从根儿上就是好的——这叫我们可怎么学呢?唔,这回姐姐要家去了,还要劳烦大娘多照看了。”
茜雪的娘一大早被叫进来领女儿出去,心里本来又疑、又气、又觉没脸,方才一路上咕咕哝哝地也是同林之孝家的抱怨这件事,又问还有无机会可求情、转圜,又骂茜雪不懂事、不知分寸、坏德行带累爹娘,这会子听见秦雪说了这些好话,又得那些东西赏下来,自觉面上有光,也就把怨气先消散了四五分,有了些笑模样,口里一一答应着,就带茜雪出去了。
及至后两日,陆续又有宝玉屋里的花大姑娘、三姑娘屋里的翠墨姑娘暗暗地派人送东西来,有茜雪来不及收拾的衣服细软,还有额外赏的些东西,指明了要给茜雪。
茜雪的娘见了这些东西,心里更是熨帖,也知道女儿实在是受了委屈的,不然怎么这些小主子们都惦记着她?于是也好茶好饭地照顾着,又开导她许多话,茜雪在家的生活果然极为顺遂,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潇湘馆那边,如今黛玉的身体给调养得愈发好了,嗽疾绝少再犯,夜里睡得黑甜,再也不似从前难睡、多梦、易醒,说话时多了些中气,整个人瞧着也增了许多气血。
这日早上起来,到处不见秦雪,忙问人时,丫头们笑说她一大早便有事出去了,黛玉也觉新奇。
想阿雪向来是最爱睡懒觉的一个人,什么事这样紧要,竟让她这样早便往外头去了?
多想无益,便先按下不提,预备待她回来后再好好审问。
一时黛玉梳妆毕,还在对镜检视,小丫头穗儿进来说,宝姑娘来了。
黛玉忙让快请进来。
黛玉将妆匣盖好,从镜中瞧见宝钗从外头走来,后头跟着她的丫头鹭儿。
黛玉笑着转过身来,正要招呼,却见宝钗虽是妆面如常、又格外用心修饰了眼周,却仍能看出双眼微微有些浮肿,显然前一夜曾有一场好哭。
在上一世里,关于这一次的闹剧,由于牵涉琪官和宝玉两人的私隐,论理除了当时在场的那几人外,外人统不该知晓,所以众人皆疑是薛蟠将那些事吵了出去。
毕竟薛蟠一贯粗枝大叶、头脑又简单,容易便叫人套了话去,不是他说出去,又会是谁?
所以更不疑有他。
但究竟是也不是、真相如何,其实并无人去细究细论。
薛蟠虽极力辩白,无奈话粗、理又亏,他又早有各种混账不靠谱的前科,故而没人肯信他,久而久之也就如此罢了,将一口冤枉的黑锅牢牢背在了身上。
这一次的故事也差不多,白日里宝玉挨打的事闹得阖府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