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紧急任务(求订阅)
第128章,紧急任务(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三月上旬,北大燕园。
领了毕业证的陈国华,在云婉裳、甘如霜、于沫离、陈小月等家人的陪同下,直接在学校各个地方拍照留念。
不少路过的学生,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尽管大家不知道怎么有人会在三月份毕业,但并不妨碍大家羡慕嫉妒。
“大哥,你的学士服真的好好看呀,这个能带回家的么?”
站在未名湖畔,三月的柳树微风吹拂,陈小敏一把拨弄开烦人的枝条,然后好奇地摸着她大哥的学士服,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是我问教授借来的,不能带回家。”
陈国华无奈地说道。
学士服有什么好的?
又不能当常服穿着,他也没打算一直待在学校混,所以穿什么学士服呢?
再说了,要穿也是穿博士服,或者那些专家的服装。
穿学士服的话,一点逼格都没有。
云婉裳温柔笑着,拿起照相机,咔嚓一下,把这一幕给记录了下来。
照相机是她买的,是海鸥牌的照相机,也不是很贵,就是三十六块钱而已。
对于她这位**教授来说,也就是月工资的七分之一罢了。
但是,胶卷还很贵啊。
每一卷的价格是六元钱,一盒胶卷可以拍摄三十张。
而现在,陈国华他们已经用掉了两卷胶卷。
这不是因为高兴嘛,所以可劲儿地拍。
整个燕园那么大,除了未名湖畔、**塔等地方之外,还有教学楼、图书馆等等,以及最为出名的北大校园。
这些都是可以拍照留念的地方嘛。
陈国华自己倒是不想拍那么多照片的,可不管是他母亲也好,丈母娘也罢,以及于沫离都觉得应该多拍一些照片。
更何况,到时候,只怕还需要给他七姐寄照片回金陵。
毕竟春节的时候,他七姐就说过了,到时候毕业照一定要拍好看一点,还要把照片寄给她。
本来她应该是比陈国华还要早毕业才对的。
只可惜,这个弟弟不讲武德,提前毕业了。
整整拍摄了一个上午,陈国华这才结束了拍摄。
一家人回到翠花胡同吃过饭,陈国华下午便回了北汽制造厂。
“小陈,毕业了?以后不用再跑北大了吧?”
一把手办公室内,段云平微笑地看着陈国华,温和地说道。
“肯定还要回北大呀。”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云平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可前者的话,明显没有说完,“领导,我还有不少项目,需要我的那些同学的帮忙呢,现在不打好关系,以后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我搞科研啊?”
段云平顿时坐不住了,急忙站起身来,道:
“此话当真?”
一旁的薛亚军也跟着附和道:“对啊,小陈,这可不能开玩笑啊,我们可当真了。”
确实如此,老家伙们可经不起这样的玩笑话。
陈国华摇摇头,段云平和薛亚军两人顿时满脸失望。
“两位领导,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啊,只能说尽力而为”
“他们现在也才大一,距离大学毕业,还得等到六二年夏天才行.”
北大本科大部分都是四年制,医学院的学生,除外!
“小陈,下次说话别大喘气,我们都老了,适应不了你这样的说话方式”
沉默良久,老段幽幽地来了一句,陈国华顿时憨憨一笑。
结束跟领导的对话之后,陈国华回到了配件研究车间,带领马云禄等人继续干活。
粉碎机和干燥机这两种机器设备,对配件研究车间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所以,春节过后,华居佐他们按照陈国华的指示,优先解决了这两台设备。
现在需要攻克的难题是混料机。
这台混料机跟板簧加工设备的混料机,有着天壤之别,也是技术难点。
按照现如今的进度,这个月底能制造出来,便已经十分不错了。
当然了,混料机制造出来之后,就剩下一些前处理辅助设备了,倒也不是很难。
总体来说,在四月中旬之前,纤维科研所,肯定是能拿到全套设备,然后开始进行那一百五十个方案的试验。
时间飞逝,转眼进入三月下旬。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天空一直都是晴空**,罕有多云天气。
如此罕见而诡异的天气状况,很多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但生活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这些都是领导层面应该去关注解决的问题。
可在这个关键点,大家也没辙啊。
现在开挖蓄水池、水库等等,根本也来不及啊。
即
便是植树节活动,以及京城西部这边的沙漠造林活动,也因此受限了。
“国华,现在蔬菜大棚都没法浇水了,怎么办?”
这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夏孟远端着饭盒,找到了陈国华。
一屁股坐下来之后,就唉声叹气道。
对于老夏这个老头来说,他无儿无女,身处保卫科,却又无聊得很。
罗树江他们都不会舍得让他出任务,毕竟他那么老了。
但老头儿也是倔强,所以现在他的注意力全都在种菜上面。
蔬菜大棚的棚子,并没有拆掉只是两边打开通风罢了。
毕竟现在是初春,偶尔西北刮风的时候,还有倒春寒,可惜没有刮来雨雪天气。
“没水的话,那就挖井啊.”
陈国华淡淡说道。
外面全国各地都闹干旱,他管不了,只能叹气。
但北汽制造厂这片小天地,他还不能给个建议了么?
“地下有水么?”
夏孟远一呆,旁边的马云禄、华居佐、李寿同等人也是惊讶了一下。
好像,挖井还真是一个解决办法啊。
“试试不就知道咯?”
顺着陈国华的建议,夏孟远回去之后,就喊来了叶茂昌他们,开始干活。
这个时候的京城,地下水资源还是很充沛的。
所以都不需要往下挖多少米,很快就有水了。
于是,在北汽制造厂和后面的合作社内,一个个水井,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出现了。
因为蔬菜大棚的关系,导致北汽制造厂这边对蔬菜有了特殊的感情。
他们想着是自给自足,起码不需要食堂采购这边,再到处采购了。
领导层面这边,也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采购蔬菜。
顺带着,合作社那边,在今年春节之后,一口气养了大几百头猪。
这些猪的食物来源,就是那些蔬菜大棚里的老帮子,以及食堂的一些潲水。
还有就是合作社里的一些小屁孩,会经常去城外割一些野猪草之类的,带回来之后就是工分。
虽说不多,但积少成多啊。
所以,这么算起来的话,合作社这边,也有不少进项了。
蔬菜大棚、养殖场等等。
这也是为何夏孟远他们这些保卫科的人开始挖井之后没多久,合作社那边也马上有样学样了。
现在到处都缺水,与其等天上下雨,还不如挖井自救呢。
到了月底,北汽这边,挖了不少水井,总算是不缺水了。
全城也自发地掀起了挖井的潮流。
导致陈国华回到家里,陈小月她们仨也问他,咱们家要不要再挖一口井?
“笨蛋,我们家哪里需要挖井啊?有这样一口井,还不够么?”
“哦,我看大家都在挖井嘛”
陈小月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她又没能帮到大哥什么忙。
“没事少琢磨这些,作业写完了么?”
听到大哥的话,三小只顿时溜之大吉,就只剩下于沫离还站在原地了。
噗嗤!
“国华哥,你怎么总是这么严肃对待她们啊?”
“伱又不是不知道,她们就是属猴子的。”陈国华冲着屋里大声说道: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她们是不揭瓦,但她们不学习啊,每次看到她们的分数,我就头大.”
于沫离闻言,好笑不已,劝说他慢慢来吧。
屋内的三小只,赶紧低头学习。
大哥太严厉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云婉裳提起了她今天看的报纸。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干旱,而且严重缺粮,不少地方的种粮都当口粮吃了”
“特是中原的孔孟之乡、燕赵之地等等.十分严重唉!”
陈国华扒着饭,心中十分清楚是什么原因。
春节的时候,北汽制造厂拿出上百头大肥猪,可劲儿地造。
算起来,跟很多地方工厂,还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有不少村子里,他们是直接把家底儿都吃光了,仅仅只是留了部分种粮罢了。
所以现在出现这样的事儿,唉!
转过天,陈国华回到北汽制造厂,然后就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
越想越不对劲,不做点什么,感觉都不行。
于是他拿出纸和笔,在纸上连续写了好几个静字。
直到写了七八页的静字之后,内心还是无法冷静下来。
他重新拿出一张崭新的纸张,然后开始了写写画画。
过了一个多小时,他这才拿着这些技术图纸,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一把手办公室,陈国华敲门走了进来。
“领导,我想申请一个项目,十万火急!”
刚签完字的段云平,还语气平和地让陈
国华坐了下来,“不急,坐下来慢慢说。”
他是每天都在关注陈国华领导的那两个研究所,知道进度如何。
否则的话,他会不急?
呵呵,他比陈国华还要急呢。
陈国华的压力也只是一般,他这个一把手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不仅仅北汽制造厂内的其他领导,对他这个一把手如此偏心陈国华,十分有意见。
便是张逢时、吕进雄他们都隐晦地跟他说过,做事要秉公持正,不要太偏心。
好吧,这都不算是什么隐晦了,而是直接点他了。
所以段云平的压力,能不大么?
“领导,是这样的,最近我们各地不是都发生了干旱嘛,春耕在即,而且干旱还在继续”
“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人工增雨,这是我写的计划书,就是关于人工增雨炮弹的技术.”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云平瞬间坐不住了。
一脸的惊容,“你刚才说什么?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这不是龙王爷应该干的事儿么?
难道陈国华是龙王爷转世?
“是的,领导,人工增雨!”
陈国华神色严肃了起来,点头说道。
“这样,你先坐一会儿,我看看资料。”
段云平闻言,也只好拿起陈国华带过来的资料,表示先看一看再说。
关于人工增雨这件事,外国在四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
比如北美那边,一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文就带着他们设计的散播干冰设备的飞机,上了天空。
他们的意思是,在云海当中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云层,就可以启动设备,将干冰散播出去。
事实上,他们确实成功了。
因为在他们把干冰散播到云层的半小时之后,地面果然出现了一场大雨。
而后来,北美那边的另外一位科学家本家特对这样的人工降雨进行了改良。
也就是将碘化银微粒取代难以保存的干冰,如此一来,人工降雨的方法就会更加简单了。
内地这边,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在东北那边,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试验。
并且还成功了。
而且,现在这个时间点,其实文津街那边,就已经派遣了相关负责人进行人工降雨的安排。
甚至中科院的物理研究所、气象局等单位,也都有针对地开始就人工降雨的办法进行研究。
比如对云降水微物理结构、**催化剂制备方法、播撒装置、栾云催化剂核化机理等等。
但这些也只是研究,而且目前来说,手段十分单一。
而陈国华提出来的这些办法,却是关于高炮弹的研究,相对来说,成本等方面都要降低不少。
最重要的是效率,提高了很多。
“好好好,真不错,我看就很不错.”
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老兵,段云平一下子就看出了陈国华这份计划的优点。
他只是听说了东北那边的人工增雨的事儿,听说是开飞机上去的行云布雨。
但很明显,单说成本来说,陈国华这个发射高射炮的办法,更加稳妥。
现如今的部队,飞行员肯定很少,但会**的士兵,绝对有不少。
而且,现如今的野战部队,三十七毫米的高射炮,肯定有不少啊。
这玩意儿,拉着出去就可以了,指哪打哪。
而飞机的话,又要飞行员,还要浪费不少的油费。
两相对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走,我带你去见领导。”
反应过来之后,段云平也没有继续废话,而是带着陈国华离开了办公室。
汽车工业管理局,张逢时看完计划书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同时也极为欣喜,二话不说,继续往上报。
最后,一群人直接来到了气象局这边。
因为最近干旱的问题,导致中科院不少物理专家,都跑来气象局这边搞人工增雨的研究了。
好几个领导都在会议室里,大家都在看着陈国华提出来的技术。
那份技术被印刷了好几份,全都在各个教授、研究员手中。
“小陈,你有多少把握能研究出这样的炮弹?”
会议室内,在大家低头看着技术的时候,吕进雄小声地询问陈国华。
后者闻言,目光闪烁了一下,接着说道:
“领导,我有九成的把握,相比飞机等其他人为办法,炮弹无疑是最合适的”
“不过.”
听到他的话,吕进雄目光一凝,旁边的其他几位领导和教授,也都竖起了耳朵。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研究**会更好一些.”
“火箭发射装置包括车载式、牵引式和固定式这三种,一旦需要人工增雨,那么**就可以从发射架中高速打入三千
米到七千米的高空.”
“燃烧引线,点燃**当中的催化剂,通过燃烧的方式进行催化剂的散播,从而达到增雨的目的”
“对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突然,陈国华又兴奋地说道。
吕进雄还没开口说话,主位上的那位气象局领导汤元存便说道:
“小陈同志,你说的另外一种办法是什么办法?”
“领导,是地面烟炉.”
陈国华阐述了一下关于这种办法的效果,而且相对**这些,地面烟炉的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无疑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
然而,等他刚说完,就有一位教授刘志刚提出了反对意见:
“陈国华同志,按照你的阐述,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现在的技术员根本没有这样的本事?”
“此外,不仅仅需要考虑到风向等因素,还需要考虑湿度、温度、云层等等.”
“并且你刚才说的成本低,难道那些催化剂在燃烧之后,它们就不是成本了么?难不成还能回收么?”
陈国华知道这些教授不会像在北汽一样,那么惯着他。
但没想到,对方的言辞会如此激烈。
而且,针对他刚才提出来的**,除了刘志刚提出了质疑之外,京城航空学院的吴荣林、工业学院的石超礼、钢铁学院的叶枫培等教授也都纷纷开口附和刘志刚的话。
“陈国华同志,你知道火箭炮有多么难制造么?”
“而且火箭炮的成本有多高,你又知道多少呢?”
面对众多教授的质疑和提问,陈国华一直很淡定从容地微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