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英瞪了她一眼:“你闭嘴吧,月月不会回去了。”

李晚月点头:“是啊二嫂,我已经与高志远和离了。”

“和离?”孙秀芹惊讶出声。

她上下打量李晚月,这个小妹以前满心满眼都是高志远,怎么这会儿提起和离这么平静?

这和离了,就得住家里,多一张嘴,其他人就得少吃两口。

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外面还欠着债,哪还有闲钱再养一张嘴。

孙秀芹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小妹你糊涂啊,眼看就要过好日子了,却把位置让出去了,将来高志远做了官,你可就一点福都享不着了。”

李晚月笑了:“二嫂,且不说高志远是不是真有那样的才学,若在一起过的不顺心,便是状元娘子,我也不稀罕,既然和离了,二嫂就别再提那家人了。”

见赵素英沉着脸盯着她,孙秀芹不甘的闭上了嘴。

很快,李二湖把村里的赤脚大夫请来,张大夫把了脉,称身体没有大问题,就是气血有点亏,让李二湖跟着回去拿药。

李晚月这才想起来,好像少了个人,问道:“娘,大哥呢?”

赵素英:“去县城做工了,咱家的地耕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你爹和老二老三做就行,他去县城扛一天货包能有二十五文呢,趁着这两天挣点,过些时候种稻子,往田里挑水,又不能出去了。”

李晚月明白,家里欠着债,一天也不敢浪费。

王桂香从厨房出来,问道:“娘,小妹以前的屋子现在是小安小康两人在住,让他们把屋子挪出来,再让去小妹去休息吧。

我和大川带着小安住,小康就跟老二他们住,这样就够了。”

正中三间房,一间堂屋,相当于客厅,左边住李父李母,右边住着老大两口子,老二两口子住在东厢房第一间,李康李安住第二间,三个女孩子住在第三间,李三栋住在西边第一间,另一间是杂物房,紧接着是厨房。

李家大儿子李大川,有三个儿女,老大李晓兰十岁,老二李晓桃八岁,小儿子李安六岁。

李家二儿子李二湖,有两个儿女,老大李康九岁,老二李晓荷七岁。

小儿子李三栋十七,未婚,本计划今年娶妻,因为李有山受伤欠债,今年没戏了。

这么看,李晚月的名字起的还挺文雅。

她想了想,记忆里,李晚月问过自家娘,谁给她起的这么好听的名字。

赵素英说,当年生她时正好是晚上,那晚月亮特别圆,就起了这么个名字。

嗯,差点就叫李月圆了。

孙秀芹一听不乐意了,他们那床本就不大,小康都九岁了,再跟他们挤,根本没法住。

李三栋道:“大嫂,还是我跟小安小康他们挤挤吧,让姐住我那间,我东西少,不用怎么收拾。”

“你那屋子紧挨着厨房,后面又是猪圈,鸡棚,味道太大了,小妹怎么住的惯?”

李晚月见家人为她着想,心里感动,这年代,外人眼里和离和被休没区别,都是弃妇。

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妇人不好,才会被婆家嫌弃,赶回娘家。

再回到娘家,也会影响娘家侄女将来的婚嫁。

所以大部分妇人在婆家是能忍则忍,碰到吵架,周围人也是劝和不劝分。

而李家却不在意这些,没有劝她忍让,支持她和离,接她回家。

想到这,李晚月道:“娘,就按小弟说的办吧。”

“好,我这就去给姐收拾出来。”

李三栋应声,把从高家拿回来的衣柜搬进了屋子,接着收拾他自己的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把替换的衣衫和草鞋拿出来就是了。

赵素英走进厨房拿了个碗,又进了主屋,打开锁着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纸包,又拿出个布袋子,从里面抓了两把米,晃了晃碗,又抓了一把米。

庄户人家里条件不好,没几个人舍得买白米,白面,都是糙米,黑面,粗面混着吃。

这点白米,还是去年李有山受伤时买的,给他补身体的。

只是李有山吃了几天,就没再吃了,家里这么多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