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宁。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以北。

提到全宁、富余一带,就不得不提“辽西走廊”和“辽西故道”。

“辽西走廊”,是指西起山海关,东至沈阳新民市这一沿海狭长平原地带,走的是海路;而“辽西故道”从上古开始,内地与东北经大凌河谷地及医巫闾山麓连通,史称“辽西故道”,前者是由辽、金之后开启沿海一线交通,即现在的“辽西走廊”。

到明代,“辽西故道”逐步废止,而专用“辽西走廊”沿海通路。

历朝历代,华北和东北之间往来频繁,但是无论是作战行军,还是民间旅行,在明代以前,一般都不通过“辽西走廊”,而是取道建昌、朝阳、义县、北镇这条线。

从谋划刺秦的燕太子丹逃避秦将追杀而始,曹操伐乌桓、司马懿东征、慕容鲜卑入中原及至隋唐两代征伐高句丽,皆是走的这条辽西故道。

然而这条路的距离虽近,路宽却只有数尺,两旁都是大山乱石,高峻而不能越,而且夏秋两季,道路经常被雨水淹没,水深使车马不能通过,水浅又不能载起舟船,此外沿途人烟稀少,因此不设州县。

当年隋文帝杨坚率大军征伐高句丽,刚出榆关便遇山洪暴发,下泻流海,大军给养中断,只得退兵。

此刻东路军主帅、卫国公邓愈正率领大军艰难向前,他自倭国紧急调动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济州岛,随即乘坐船只返回大明天津,然后率军踏上了这条辽西故道!

天空上正下着蒙蒙细雨,道路泥泞难行,将士们身体都被雨水浸透发胀,因此怨言不断。

左副将军常茂见状,忍不住拍马来到近前。

“邓帅,不如下令休整一会儿吧!”

不料邓愈冷冷地扫了他一眼,随即嗤笑道:“休整?元军会给我们时间休整吗?”

“常茂!睁开你的眼睛看清楚,我大明这是在与元军决战!”

常茂张了张口想要反驳,却说不出话来。

“辽东战局必须尽快结束,我们的担子很重!”

“不但要降服纳哈出,还要进军辽西直至大宁,与李文忠军对王保保部形成包夹,一举歼灭元军的有生力量!”

“如若不然,李文忠孤军根本挡不住扫

境而来的北元大军到时候整个长城沿线都会狼烟四起大明将会有倾覆之患!”

“所以我们这是在跟北元抢时间绝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止步不前!”

话音一落邓愈策马来到队伍前列眺望着艰难前行的将士朗声暴喝道。

“怎么?都是他妈的一群娘们儿吗?”

“曹国公已经率军出塞跟北元决战去了!”

“你们要是一群孬种那就继续在这儿叫嚣在这儿抱怨!”

“等到王保保踏平中军杀入长城杀到你们家门口你们才知道哭是不是?”

邓愈治军严苛言语毒辣可到底不是什么庸将。

三军将士一听到这话瞬间眼睛都红了起来。

“当年老子冲锋陷阵的时候身中数箭都没叫喊过一句重新上马继续血战

“你们这些混账狗东西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难道就想这样过一辈子?难道就甘愿眼睁睁地看着你们的子孙后人也一辈子耕田种地?”

“一群蠢货!纳哈出已经入局!只等我们穿过这古道便能形成包夹将其全部歼灭!”

“战功就在眼前!”

“荣华富贵摆在你面前!”

“现在回答老子一句话是要还是不要?”

战功!

爵位!

荣华富贵!

当然要!

“传我将令三日内穿过这古道!”

“谁若是掉队那就滚回去战功富贵他想都别想!”

说完这些话邓愈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再也不看身后将士一眼。

然而三军将士全都眼眶发红不再抱怨闷头赶路。

比起这么一点点雨水他们更想建功立业更想封侯拜相!

邓愈方才那番话可谓是说到了他们心坎里面。

为子孙计这是所有人的淳朴观念。

没人想做一辈子泥腿子。

更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人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

现在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就摆在眼前谁又会放弃呢?

常茂再次拍马跟上主动向邓愈承

认了错误。

“邓帅是小子思虑

不周……”

“哈哈哈……”邓愈大笑道“常茂啊常茂你还真是变了啊!”

“以前的你就跟你老子常遇春一个德性脾气暴烈自以为是没想到现在真是变了。”

邓愈饶有兴致地开口道:“李文和这小子真是个奇才想那李景隆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硬生生被他调教成了水师将领还冒死前去探寻神奇大陆;还有你常茂以前就是个自恃勇武的蠢货现在竟然考虑将士想法还知道认错了!”

听见这些话常茂一张脸涨得通红

“邓叔别说了以前小子们不懂事多亏了文和引领我们走上正道。”

邓愈含笑点头“有李文和在你们这些小子也能继续成长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能闭眼睛了。”

“原本我就上了折子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所以希望调回大明走完最后的路不曾想那王保保也是个狠角色啊……”

此话一出常茂登时变了脸色。

“邓叔你这身体……”

“无妨。”邓愈摆了摆手“陛下是知道的给了我一道密令坚持到辽东战局结束。”

邓愈扭头看向常茂柔声道:“小子我能做到的就是替你打通前往决战场的道路建功立业、继承父名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等我死后由你接掌东路军前去驰援中路军这是我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

常茂闻言怔怔愣神随后眼泪止不住地掉落。

“邓叔……”

“为将者不能心慈手软亦不能冲动行事。”

邓愈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大抵都是自己这辈子领兵作战的宝贵经验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常茂。

他的长子邓镇此刻还在配合长兴侯耿炳文坐镇倭国之地这孩子性子持重没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其他那几个儿子都随李文和奇袭和林生死磨砺之下也能独当一面不说什么封侯拜相至少能给自己挣一份家业。

所以邓愈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前往主战场亲眼目睹王保保全军覆没然后大明覆灭北元呐!

覆灭北元这是所有大明战将的共同念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