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 29 章
成秀英脸上的血色褪尽,她指着方夏荷,手指都在哆嗦:“你养?你拿什么养?就凭你那几个臭虫换来的仨瓜俩枣?笑话!天大的笑话!一个逃荒来的孤女,靠着我们家才活下来,现在倒要替我们老方家养闺女了?你滚!给我滚出去!这是我们方家的屋子!”
她挣扎着就要下炕,似乎想动手推搡方夏荷,但产后虚弱加上情绪激动,眼前一黑,又重重跌坐回去,只剩下粗重的喘息。
方文斌抱着孩子,脸色铁青,眉头拧成了死结。
“够了!都闭嘴!”方文斌低吼一声。
他盯着方夏荷,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夏禾,你的好心,大哥......心领了。但冬草,是我们方家的骨血。送人也好,自己养也好,这都是我们两口子的事,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更轮不到你来养!鱼塘的事,当年地震的事,大哥都记着你的人情,只不过现在不比以前,成刚走了之后我们觉得这些年委屈了晓芹,把家里一部分钱给了晓芹去养孩子,鱼塘因为那场风波到底不如从前辉煌,现在家里的负担不是你一眼能看透的。膝下无子在这村里也是遭耻笑。我们两口子,不是不想养,是养不了。”
方夏荷的心猛地一沉。
“方大哥......”方夏荷压下心头的悲凉和愤怒,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静而有力,“我不是要指手画脚,更不是要抢你们的孩子。我只是看不得!看不得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因为是个女孩,就被自己的亲娘当成仇人!看不得她连哭的权力都没有,连一口带着温度的奶都像是施舍!看不得你们因为‘负担重’就想把她像小猫小狗一样送走!”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炕上背对着她的成秀英,最终定格在方文斌脸上:“是,我现在是没多少钱。但方大哥,蚯蚓能换钱,这是事实,钱就在你手里攥着!这只是第一批!只要我们把规模搞起来,把路子趟开,钱会越来越多!冬草吃不了多少,秋菱和小夏荷也吃不了多少!负担重?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挣钱的门路!现在门路就在眼前,就在前院那些土池子里!”
方夏荷:“好,方大哥,你说我是外人,不能养冬草。行!那我问你,如果我能证明,养蚯蚓这条路能走通,能让我们家,让秀英姐,让你,让三个闺女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不用再觉得养闺女是负担,是赔钱......你能不能答应我,留下冬草,留下夏荷?好好待她们?至少......至少别把她们当成眼里的刺,肉里的钉?”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如果我能做到,让蚯蚓变成真正的黄金......你能不能,给冬草一个机会?也给你们自己一个机会?看看闺女,是不是真的就比儿子差?”
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死水潭。
成秀英依旧背对着,肩膀微微耸动,不知是哭还是气。但方文斌的眼神,剧烈地闪烁起来。手里的那几张纸币,似乎还带着蚯蚓池泥土的微腥和阳光的温度。
夏禾描绘的前景......过上好日子,成为富户......这诱惑太大了。而冬草......他看着那个小小的襁褓,心底最深处那点父性,似乎被“机会”这个词轻轻拨动了一下。
说完最后一句话,方夏荷不再看那对夫妻的反应,决然转身,大步走出了这间令人窒息的屋子。何田一直紧张地守在门口,见状立刻跟上,紧紧抓住了妈妈冰凉的手指。
屋外,凛冽的寒风瞬间包裹了她们。方夏荷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得肺叶生疼,却也让她沸腾的血液稍稍冷却。
“妈......”何田急切,“他们......冬草怎么办?”
方夏荷用力回握女儿的手,望着前院在月色下泛着微弱反光的蚯蚓池塑料棚,眼神重新凝聚起锐光:“田田,听见了吗?我们只有一条路了。把蚯蚓养好,养成功!赚到足够多的钱,多到让他们再也说不出‘养不起’三个字!钱,才是我们在这个家、在这个时代说话的底气!才是冬草和小夏荷的护身符!”
接下来的日子,方家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成秀英已经麻木了,当方冬草不存在。喂奶时,她把孩子往炕上一放,撩起衣襟,眼睛望着别处,机械地完成任务。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她也充耳不闻,有时烦躁起来,甚至会低吼一声“吵死了!”。换尿布更是敷衍,常常是湿透了才换一次。照顾冬草的责任,落在了方夏荷和何田身上。冬草似乎也认命了,只有在方夏荷怀里才能安静下来,小眼睛依恋地望着她。
方文斌对方夏荷母女的态度变得复杂和疏离。他不再主动去蚯蚓池帮忙,甚至刻意避开前院。但方夏荷发现,她放在堂屋桌上用于记录蚯蚓生长情况和收支的小本子,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他看冬草的眼神,偶尔会流露出挣扎,尤其是在冬草对着他咿呀学语,伸出小手的时候。但成秀英一个冰冷的眼神,就能让他立刻别开脸。
方夏荷说到做到,白天拼命扑在蚯蚓池上,晚上就把冬草的小摇窝搬到自己和何田睡的厢房里。何田俨然成了小保姆,学着冲米糊,换尿布,哼摇篮曲。方夏荷则利用现代育儿知识,尽量给冬草做抚触,和她说话。冬草在她们的照顾下,虽然瘦弱些,但眼神灵动了许多,会对着方夏荷和何田笑了。这笑容,成了母女俩在沉重压力下最温暖的慰藉。
方夏荷将所有屈辱和压力都化作了动力。她深知,只有蚯蚓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真正改变局面。她再次找到周默,这次不再是求助,而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她请求周默帮忙,在公社小学的试验田里划出一小块地,用她提供的蚓粪和普通粪肥进行对比种植试验,请求周默严格记录生长速度、叶片大小、产量等数据。
“我们需要用看得见的东西,让农资公司和村里人信服!”方夏荷的眼神异常坚定。
方夏荷鼓足勇气,又请周默以公社小学“农业科技兴趣小组”的名义,写了一份关于利用蚯蚓处理有机废物、生产高价值药材和有机肥料的情况说明,并附上初步的试验观察记录,由周默递交给了公社分管农业的干部。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的项目进入公社甚至县里视野的机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